本报讯(见习记者王珊)“经过初步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大概有10%左右的人群灾后心理应激反应强烈,需要受到长期关注。”8月18日,中科院心理所心理援助团队成员李晓景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近些天来,心理援助队的工作重点是做心理筛查,主要是通过量表来了解灾民的身心状况。
据援助队成员介绍,人们的强烈心理应激反应表现不一,有的人会一直待在帐篷里面,不和人交流,有的人吃饭时也不会出来;有的人则是不断做噩梦,梦中重现地震场景;还有一些人哀伤情绪很严重,非常抑郁。
为了促使灾后人群尽快恢复,心理援助队在灾区开展了大量活动。包括8月7日起开始建设的“儿童天地”,为儿童提供玩具和康复的良好氛围;此外,还举办了一系列艺术类或者团体类的活动,吸引当地灾民的参与。
李晓景说,很多参加的人会觉得活动很好,然后告诉周边的人。“儿童天地每天每个点大概会吸引100多人次参与活动。”
此外,心理援助队成员还给灾民发放亲子手册,提醒灾民儿童在灾后可能会有哪些反应,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建议。
“从上周到现在,经过前期的调研、对接,工作的重点已经从先前的应急状态转移到稳定的心理筛查工作。”中科院心理所的一位专家告诉记者,目前援助队的成员已经基本走访完三个安置点周边的居民,大概1300人次左右,更深入的工作也有待进一步开展。
《中国科学报》 (2014-08-19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