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林 彭科峰 张孟枭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8-7 8:35:35
选择字号:
在心理、医疗、次生灾害等方面科技救灾
中国科学院4支队伍驰援鲁甸地震灾区

 

本报讯(记者张林、彭科峰 实习生张孟枭)鲁甸地震,情牵四方。云南鲁甸地震发生后,中国科学院第一时间就灾区科技救灾工作作出紧急部署,要求调集最好的科技成果应用到抗震一线。截至目前,已有心理援助、医疗、次生灾害防治、综合保障4支队伍到达鲁甸灾区,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按照中科院部署,中科院昆明分院成立了鲁甸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协调各相关单位参加抗震救灾工作的科技力量。其中,中科院心理所3名志愿者赶赴鲁甸地震灾区开展前期走访和调研工作。8月4日上午,经与当地政府和机构协调沟通,已开展心理安抚、选拔并培训当地志愿者、探索建立心理援助工作站、向灾区民众发放心理自助手册等工作。

同日,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派遣两名技术专家携“便携式全科医生工作站”赶赴灾区,建立服务站点,助力地震灾后人员的身心健康恢复工作。该便携式全科工作站方便携带,可及时监测受灾人员心电、尿常规、血糖、血压、血氧等身体状况,同时配备的数字化心理健康评估系统以及专业的科研人员为震后人员心理评测和心理治疗提供保障。

昆明分院迅速为中科院赴灾区有关专家准备必需物资,昆明植物研究所、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积极配合调配车辆,赴灾区协调小组急行军336公里,抵达昭通,并连夜与心理所和深圳先进院的4位救灾专家召开碰头会,商量救灾具体事宜。

6日下午1点半,受国土资源部邀请,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委派云南东川站4名技术人员组成专家组,启程赶往云南昭通,准备在灾区开展援助和灾后调查工作。据了解,专家组已经抵达鲁甸县火德红镇,与其他中科院救援队伍会合,即将开展地震次生山地灾害的调查评估,为应急救灾、抢险和灾后重建提供咨询和建议。

心理所:

“我们至少要在灾区待半年”

由中科院心理所3名志愿者组成的心理援助队伍,是临时从芦山地震灾区抽调过来的。这支队伍8月4日晚上就到达昭通,进行前期走访。

“我们目前主要做一些简单的心理援助,因为这毕竟是一项长期性工作,我们至少要在灾区待半年时间。工作的重点一个在教育系统,主要针对学生和老师;另一个在社区,主要在帐篷安置点。”在志愿者刘洋看来,此次地震家庭成员遇难的情况较普遍,因此他们的心理辅导主要以哀伤辅导为主,而不像芦山地震那样以常规心理辅导为主。

深圳先进院:

“全科医生工作站”进驻灾区

此次援灾,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给鲁甸镇中心医院带去了便携体检设备——“全科医生工作站”。中科院深圳先进院低成本健康医疗培训员李司介绍,第一批共两台“全科医生工作站”已经到达灾区,对当地医生的培训工作也已结束。院里计划提供10~12台设备,将和后续救援人员、医疗物资一起陆续抵达。

目前,医疗物资和医护人员都很紧缺,镇中心医院的医疗条件一般,大概有30名医护人员,部分人员被抽调到其他地方。医院伤员的具体数字还不确定,约有200人左右。镇医院主要做一些简单的外伤处理和心理疏导工作。

“火德红镇的房屋基本还是完好的,另一个受灾更严重的龙头山镇(震中所在地)目前正在抢通道路,等道路修通后,我们会赶到那里。第二台‘全科医生工作站’也打算放在那里。”李司说。

昆明分院:

“我们全力以赴提供服务和帮助”

昆明分院院长助理徐菊仙介绍,按照院里部署,分院迅速成立了中科院云南昭通地震救援指挥部。目前,由分院机关、昆明植物研究所、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等单位组成的5人协调小组已进驻鲁甸火德红镇开展工作。“由于云南前两年干旱,这次地震带来比较大的破坏,当地土质较松、土壤蓄水能力下降,后续的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会比较多。目前,我们已经联系了中科院所属的所有分院、相关研究所,看有哪些技术成果可以为灾区提供帮助。”

在灾区的昆明分院科技与教育处处长戴开结介绍,现在中科院的救援队伍基本集中在昭通市鲁甸县火德红镇。“如果还有中科院的其他单位到灾区,请他们与我们协调小组联系,我们会全力以赴提供服务和帮助。”他强调。

成都山地所:

无人机监控灾情

据中科院成都山地所党委副书记韦方强介绍,此次前往灾区,除了开展必要的援助外,主要任务是对灾区的泥石流、滑坡等地质次生灾害进行监测和调查,开展相关防灾减灾工作。

此外,由于灾区目前下雨,卫星遥感能见度较低,他们携带了无人机前往现场,“无人机能飞400~800米的高度,可以把一些复杂区域的地质情况、现场灾情等传输回来,方便救援工作和后续的监测。”(原标题:中国科学院4支队伍驰援灾区)


 

①志愿者与儿童开展心理游戏

②中科院工作人员在鲁甸县救灾指挥部申领任务


 

③工作人员利用全科检查仪为病人体检

供图:中科院昆明分院 钱宝益

《中国科学报》 (2014-08-07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资讯 相关论文

图片资讯
跨能量尺度原子核结构研究获突破 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之重器通过验收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更多
 
一周资讯排行 一周资讯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