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太有个性,是一个很透明、很自我,不会受任何人影响的科技工作者。”
初见吴信才,就感受到他的与众不同:没有客套的招呼,没有啰嗦的寒暄,他带点“不情愿”地走进采访室,不自在地坐在记者面前,开始了沉默。
陪同采访的是他的夫人、中地数码集团总裁刘永女士。“吴老师一直不喜欢、也不懂得如何与媒体打交道,更不善于包装宣传自己,有时说的话还不中听。就知道窝在实验室里搞他的科研。”刘总笑着地对记者说。举手投足间可看出,对于这样一位“学究”式的伙伴,刘永无奈之中更多的是欣赏和包容。
吴信才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首任院长、十届、十一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首批特聘教授、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中地数码集团董事长,头顶众多光环,但只有科技工作者的标签最适合他。
心无旁骛脚踏实
约上吴信才采访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甫值中地数码发布全球首款具有云特性的GIS软件平台MapGIS 10,吴信才从江城武汉北上,通过刘永女士的思想工作,记者才得以近距离地与吴信才面对面的沟通。
吴信才长期痴迷于数字制图及GIS的科研、应用等工作,他见证并推动了GIS在我国的发展。他不知疲倦地奋战在技术一线,引领了中国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产业的发展。
采访前,记者本希望和吴老聊聊他的科研人生。但在一位技术“控”面前,记者完全被他同化为一个技术牛人,他往往三句不离技术,沉浸在自己的技术王国里乐淘淘。对于MapGIS 10云软件平台的四个核心词:纵生、飘移、聚合、重构,记者也是一知半解。
吴老提到,GIS软件要实现云的特性,需要具备一些条件,纵生必须具备微内核群,飘移必须是悬浮架构,聚合必须是松耦合,重构必须是数据与功能分离……聊起他的技术来,吴信才侃侃而谈,颇有壮士叱咤战场的风范。更神奇的是,不管记者提问的是什么,他总能转到他的技术上,面对记者无知的目光和不知所措的表情,他又格外像是一个长者在教导一个迷途的孩童,有点现实扭曲力场的魔力,这股魔力就是他对技术的痴迷。庆幸的是,采访过程中,夫人刘永在不断地“翻译”他的技术话语,才让记者对其技术了解了个大概。
吴信才说,搞科研就要心无旁骛,不要受外界的诱惑和人言的可畏。
出生在广东的他决心埋头搞研究,而彼时正赶上中国的改革开放大潮。那时候首先敞开国门的广东,是一个遍地黄金的地方,赚钱的机会比比皆是。但吴信才热爱自己从事的科研工作,虽生活拮据,却没有跟风跑去赚钱做老板,而是选择继续自己的科研苦行僧生活。“我也没弄懂是什么驱动我来做这件事,可能就是兴趣和责任吧。”爱好和热情是一种不竭的生命动力,尤其是在充满利益诱惑的时候。贫贱不能移,吴信才痴迷科研的程度可见一斑。
“吴老师特别有干劲,精力充沛,跟他一起熬夜做研究,经常熬不过他。别看他现在已是花甲之年,脑子却依然灵活,还是那么富有创造力”,学生说起吴信才来总是频频竖起大拇指。
痴迷于技术的吴信才颇有些仙家道骨的风范,对于生活琐事很少问津,也不喜欢追逐功名利禄。大家都劝他去申请院士,他总是很不屑地认为这不是他的事情。媒体记者几次三番联系他,他都推辞说:“你们找学校吧。”很多时候都是在夫人刘永一个劲儿地鼓动下,他才出面参与一些交际活动。
“很多老一辈的科技部专家和领导都劝我不要改变吴信才,他具有人的真性情。他性情里一点‘伪’的成分都没有,做人如此,做研究更是如此。他本真地生活和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也从不会无理取闹。比如他在工作上有异议,一定会在领导面前说出他的观点,甚至是拍桌子。”在一起风雨同舟几十年,刘永慢慢学会了理解和接纳这样一个技术狂人。
守得“云”开见月明
一个时代,总是要与某些人物撕扯在一起,与他们的思想共进退。吴信才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他改革了地质填图历史,让涉及图件种类繁多、形态复杂、数量巨大的地质工作变得轻松。
科技界,“云”是一个无法避免的热门词汇。吴信才对于“云”的表达是谨慎和负责任的,他不随便谈云,也不跟风谈云。对于外界质疑中地为什么在谈云热度下降时才推出自己的云GIS软件平台。吴信才表示,科研工作者不能到处瞎忽悠,也不能坐而论道。一定要扎扎实实地做好自己的科研,要对GIS的系统架构有清晰和前瞻性的设计和思考,而这一过程是漫长和艰辛的,绝不是一两年就能够出成果的。实际上,中地的MapGIS平台从搭建式,到共享服务平台,再到数据中心集成开发平台,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一步步走过来。
他带领团队提出的云GIS并非一时的灵机一动,更不是信口开河,而是有着近十年的积淀,经过了无数个日夜的钻研。从他第一天研究地理信息系统开始,这个触及“云”端的摩天大楼就已经动工了。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吴信才敢想更是敢干,相对于很多喜欢抛出各种引人眼球的概念的专家来说,他更喜欢默默地去钻研,以最后的研究成果示人。周末、节假日,他没有休息,不计成本地投入到紧张的研究工作中,对他而言,钻进实验室搞研究就是一种娱乐和放松。
据介绍,早在2012年,中地就推出了自己的共享服务平台解决方案MapGIS IGSS,但作为一位科研工作者,吴信才心里很清楚,那根本不是“云”,那其实是伪“云”,他称其为“云”引擎。当国内外竞相炒作推出“云”软件时,吴信才自我娱乐地写了一首诗,以此来激励自己和自己的学生不跟风,继续埋头科研寻找真“云”:架构不悬浮,云彩何曾飘?内核非微群,难以纵生云。接口唯有松,聚合方成功。功数未分离,重构谈何易。
这是一位科研工作者甘于探索,坚持自我,负责任的写照。
“我不会去和别人争论,但是你拿别人来攻击我,我会反击。”吴信才像个孩子一般真诚地说。他提到,在整个产业发展历程中,一条主线是在炒作概念,如分布式、网格、云之类的,概念性的东西一般都是基于技术的存在提炼出的;而另外一条主线就是实实在在的科技工作者在钻研,去沉下心来想怎么满足概念化的需求,怎样解决实际的问题。吴信才选择了后者,在“云”构想的引领下,历经十年时间,从最初宣传搭建式,到共享服务平台,再到数据中心集成开发平台,一步步走来,最后形成了现在的具有“纵生、飘移、聚合、重构”特性的 “云”。
“他就是个老‘学究’”,刘永调侃道,“就为了‘纵生、飘移、聚合、重构’这四个词汇的英文翻译,他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先是自己把词典上相关词汇细细琢磨透彻,后来还联系了好多国外的业界专家进行咨询。大费周章好久,才定了现在这么四个英文单词。”
创新中坚持“自我”
“做企业不是我的强项”,作为中地数码的创始人,吴信才深知自己不是一个好商人,与盈利和出名相比,他更关心自己研发产品的进度和对社会的贡献,中地数码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虽然也期望着它能长大成人赚大钱,但更多的是希望它能朝着一个良性的方向发展,成为一个学生们的研发基地和施展才华的沃土,“我是个老师,一开始的工作就是老师,我有很多学生,也有自己的研发团队。我还是很愿意为自己创造一种环境,发挥出自己最擅长的技能。”说起自己的另外一个身份——中国地质大学信工学院学科带头人,吴信才颇有话题。
吴信才是学校第一个全系教职工选出来的院长,地质大学信工学院从无到有,从起步到腾飞,他付出了大量心血。十七年的任职期间,他积极创新,进行了很多教学改革,比如说被社会广泛认可的“3+1”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吴信才90年代就提出来了,就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三年在大学学习理论知识,第四年到产业基地实习。
“中地实际上也不单单是一个公司,而是产学研体系的一部分。很多学生都是从中地磨练出来的,就业的时候都非常受欢迎。很多公司都喜欢用我们的学生,如果他是硕士毕业的话,其实就已经在中地工作四年了,有着很丰富的技术经验。”吴信才很自豪地向记者介绍说。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最欣慰的就是看到自己的学生一步步成长和壮大。但对于中地来说,那些学成以后去其它公司就业的学生何尝不是一种威胁?记者怀着疑惑望着眼前这个谈起自己的学生就兴致勃勃的退休教师。
刘永看出了记者的不解,静静讲述了自己曾经的担忧,也表示事实已经证明了这种担忧是没有必要的:“我们的技术和项目都有学生参与,而且这些学生很多都到了同行或竞争对手公司。然而吴老师始终坚信一个人成不了体系,任何技术的进步都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他太了解整个技术发展的规律,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这么多年来,他一代代的弟子都拼不过他的体力,因为谁也没有他爱技术爱得深。他四十多岁时,学生二十多岁,一起熬夜熬不过他;现在他六十多岁了,学生还是二十多岁,但还是熬不过他。当初的那些二十多岁的人现在要么是企业家要么是博导,都不在一线了,只有他始终坚守着。”
吴信才知道团队的重要性,知道授人以渔远远要胜于授人以鱼,他带出来了一批又一批享受在技术研发乐趣中的学生。“现在市场化了,我支持学生自立门户,也希望他们有自己的人生轨迹。前面倒下来了后面接上,我们的队伍一直在壮大,我也希望有年轻人能超越我,希望中地更加强大。”对于学生和中地的未来,吴信才满怀信心。
刘永说:“如果中地后面还有超越吴信才的人物,那么中地以后也会超越现在;如果没有,中地会按照吴信才的思路来发展。”
一个人就是一面旗帜,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驰骋中国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产业几十年,吴信才一直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和“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姿态,不管世界再怎么变化,都没有改变他伏案搞科研的决心。在创新的过程中,他始终坚持“自我”,而这种“自我”多一点又何妨。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