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沙森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6-27 8:17:47
选择字号:
中国科学报:高考替考暴露制度缺陷

翟小芸供图

■沙森

6月17日,央视曝光高考枪手替考利益链,有人组织武汉在校大学生“枪手”前往河南杞县等高考考点替考,组织者称给枪手5万元可考上重点本科。

事件一出,舆论哗然。首先,这不是一起偶发事件,在被曝光的河南杞县等地,高考替考早已不是新鲜事。实际上,早在2005年,为了应对层出不穷的替考事件,河南首次出台政策严防高考“枪手”:高考期间,河南各高级中学二年级和高等院校学生一律不放假,并不准请假。每天考试期间由专人清点人数,发现可疑替考者报省招办协同检查。讽刺的是,这次杞县替考的考生来自湖北,而湖北在今年也有相关的严令,但是这些替考的大学生还是跑去了河南。

其次,替考事件的组织之严密,利益链条涉及之广令人咋舌。考生、家长、枪手、中间人,乃至考场监考老师和县级监考主管,均对替考一事充分知情且有份参与。其中的权钱交易更是“明码标价”,打点一个考场的起步价是7万元,考上二本2万,一本3万,重点一本5万。在杞县这样一个小小的县城,相对封闭的关系网让替考事件成为了从物色枪手到摆平监考再到出事兜底的“一条龙服务”。

高考,一直以来充当着社会流动通道中最公平的角色。一旦这种公平面对制度和操作的挑战,尤其是其中渗透进腐败和权力寻租,公众的不安全感则可想而知。

此次替考事件,让某些地方高考监管机制的失效暴露无遗。例如指纹验证形同虚设,替者用指纹膜就可轻易骗过机器;监考老师的分配是在开考前半个小时才公布的,而分配名单则掌握在市教育局手里,这样依然不能阻止替考组织的“行贿目标”;巡场监考为本县教育部门领导,其权力并无有效监督……可以看到,替考现象的蔓延,折射出高考管理的很多漏洞,也暴露出一条深深隐藏的腐败链条。

从许多替考事件中可发现,县城,尤其是一些不发达、较偏远的县城,往往是高考替考的高发地区。因为在这些地方无论是民众监督还是媒体监督都比较薄弱,再加之这些地方各部门的官员之间沾亲带故很普遍,所以很容易组织起对替考的保护网。

操作上的失控往往来源于制度的不完善。对于时间长,涉案广的替考事件,要把监管制度完善到最细处,将每一个可能被寻租的空间都压缩为零。舍此,高考的公平无法保证,社会公平更无从谈起。

《中国科学报》 (2014-06-27 第6版 观点)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资讯 相关论文

图片资讯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资讯排行 一周资讯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