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丽妃
6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两院院士大会作报告时强调,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必须推动发展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关键要靠创新驱动,突出的是要使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相互融合、相互激发。
然而当前,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链条上依然有很多梗塞,如何打通创新链条,让科技更有效地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如何把科技转化成生产力、转化成国民经济生产总值、转化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这是很多院士的焦点话题。
在中科院院士邓子新看来,当前,我国科研论文发表体系正是科技辅助经济发展的梗塞之一。“谈创新驱动,我们的科研发表体系是否也应该有创新?这几年我国科研投入这么多,论文从数量到质量都是突飞猛进,我们的科研发表体系跟着西方走了这么多年,说得直白一点,我国科学家是在为他们打工。”在6月10日晚的讨论中,邓子新坦言。
在他看来,在整个创新驱动战略方面,不仅考虑科学研究本身,还应该考虑到研究体系的创新。他表示,国外的SCI系统对我国的基础研究曾经起到了健康的导向作用,但当前由于过于看重SCI以及相关的分区,不利于营造良好的科学生态。
“我们不能一味跟在别人后面给人家打工,也得有一套创新的思路。一两年不行,可以通过三四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做这件事,这样随着科研实力的增强,我们才会有更多的话语权,这也是创新驱动的重要部分。”邓子新说。
中央继续加大对科研创新的财政支持力度,把科技创新作为下一步经济发展的驱动点和着力点,对此,中科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侯建国指出,研发经费的增加表明国家对创新驱动的重视程度,然而,当前我国科技创新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与产业结合,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科技人员责任重大。
“下一步怎样才可以加大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建立起科技成果转化创新链条,尤为迫切。过去曾经号召大量科技人员直接下海,现在情况可能有所转变,比如大科学的创新专利不能卖,这样就制约了创新的积极性,这也是一个链条没有打通。”他说。
关于院士创新问题,中科院院士葛均波颇有感触,但是作为一名医生,看到当前国内几乎所有的医院医疗器械很少有国产的,小到导管、大到检测设备都要进口,他非常心焦。
“科研仪器没有创新,但是我们却在不停地发表论文。可以说,创新驱动‘经是好经’,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却让有些人给念歪了。”葛均波颇有些激动地说。他认为,创新同时必须有机制和政策保障走上对的路,否则,研究只能够停留在表面上。
“拿海洋研究和观测来说,现在我们95%的观测仪器是进口的,为什么我们的研究上不去?这是根源问题。”中科院院士吴立新说。
前一段时间的马航搜救,到后期水下工作,基本都是欧美占主导,没有我国什么事情,这让吴立新感到很痛心。
为此,他认为,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结合起来,一定要有长远的规划。“谈创新,可能不是两三年的事儿,不能光看短期效应。比如海洋观测,一个‘973’项目是五年,而海洋研究没有持续10~20年的观测,就不可能会有原始创新,我们应该把眼光放得更加长远一点,进行长期积累,否则,难有大的进展。”他说。
在多位院士看来,当前,我国科技创新一方面是原始创新不够,另一方面是科技转化的力度不够,其中关键因素在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中科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张统一表示,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健康发展,科研经费继续增加,这些都是科研发展的优势,但在人才培养方面,国内搞了过多的“人才帽”,从一方面来说,可以通过这些吸引人才回归,但是从另一方面而言,这样的环境不利于人才健康成长。
“国外的主要研究力量都是博士、博士后,而我国的博士和博士后却都要去国外作研究,这正是我们的弱点。”中科院院士吴岳良说。
他指出,现在国家从中央到地方有130多个头衔是关于人才项目的,这些项目太多,并不是按照人才成长和发展规律来衡量的。为此,多位院士呼吁给青年科研人才成长创造更加健康有序的环境。
《中国科学报》 (2014-06-13 第4版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