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甘晓
院士大会期间,在中科院会议驻地热闹的会议室外,有一批“隐形”的参会者。他们从来不踏进会议室,却24小时都不离开驻地。尽管每届院士大会都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但他们的名字几乎从来没有出现在任何媒体上。他们便是为院士保障健康的医疗队。
几天来,记者每天都在京西宾馆会议室外、大堂、走廊里看见几名身穿白大褂的医疗队员。遇见颤颤巍巍的老先生,她们甚至会走上前扶一把。
与“白大褂”多次的相见竟也混了个脸熟,她们每次看到记者,都主动上来热情地打招呼。但每次当记者举起相机试图进一步采访时,她们会羞涩地笑一笑,快速躲开了镜头。
从院士大会工作人员那里,记者得到一些模糊的信息,她们都来自中科院院机关,每届院士大会,她们都参与院士的健康保障工作。
6月11日下午,记者终于又在会议驻地一间大会议室外碰见了两名“白大褂”。此时,会议室内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院士章程修订。比起会议室里旺盛的人气,会议室外的走廊就显得十分冷清。“白大褂”们安静地坐在角落里,目光里闪耀着清醒和冷静。如此多老院士的到来,承担健康保障任务的确需要严肃的工作态度,并时刻警惕。不远处的一个小推车上,放着一个闪亮亮的急救箱,这是她们的“装备”。
看到记者朝她们走来,其中一个“白大褂”和记者打招呼:“你又来啦!”记者再次提出要采访她们,不出所料,她们仍然婉拒了。
“我们不是会议的主角。”“白大褂”笑盈盈地说,“我们希望每次大会,老院士们都高高兴兴地来、健健康康地回家!”另一个“白大褂”附和道:“希望这儿永远都没我们什么事儿!”
“永远没我们什么事儿”,也许正是这个原因,让“白大褂”不愿走进媒体的聚光灯下,只愿默默地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每天,走出京西宾馆会议楼,记者都会看见一辆画着红十字的急救车,这辆车暗示着“白大褂”的存在。想到这里,记者暗暗为这些“隐形”参会者的敬业感到由衷敬佩。
《中国科学报》 (2014-06-13 第4版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