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琨 来源:科学新闻杂志 发布时间:2014-6-5 10:36:08
选择字号:
咫尺或天涯:科幻与科技的对话

 

黉门对话“科幻与科技:咫尺或天涯”现场

■本报记者 韩琨

中国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研究员、神舟九号航天员刘旺大校、中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北京大学工学院航空航天工程系教授程承旗……这些“大咖”聚集在一起,进行了一场人文艺术想象与技术工程实践之间的跨界对话。

日前,北京大学第四期黉门对话以“科幻与科技:咫尺或天涯”为主题,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举行。到场学生有的来自航天相关专业,希望一睹航天英雄风采;有的是“大刘”刘慈欣的忠实读者,特地背来了厚厚的一套《三体》。

掌声,掌声,还是掌声

黉门,古代称学校的门,代指学校。而黉门对话,顾名思义,就是名流专家济济一堂,以论坛和讲座的形式同莘莘学子交流,启迪思维,擦撞火花。这一对话活动虽由校方主办,却也实实在在地得到了学生的欢迎。

“从前,科幻仅仅躲在小说里。今天,科幻经科技的锻造而获生命,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似乎,科幻艺术给科技创新以强大动力,科技进步给科幻艺术以更佳的表现力。科幻与科技究竟有多少距离?是近在咫尺,还是远到天涯?”活动主办方撰写的文案紧扣主题、优美有力,早在活动预热期就被北京大学科幻协会等多个学生组织在微博平台上转发、传播。活动还未开始,现场已经座无虚席,不少同学靠墙而立。

开场时,主持人北京大学工学院党委书记谭文长向大家一一介绍到场嘉宾,每个名字都伴随着热烈的掌声。介绍到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时,掌声尤为热烈。大家的欢呼声还伴随着高高举起的手机、相机,一时间,现场俨然是这位中国本土最具号召力的科幻作家的“粉丝”见面会。刘慈欣二次起身致意,引发的骚动才渐渐平息。

虽然入场券多数以校内领票的方式发放,但在对话后的提问环节,不难发现,听众不仅来自北大校内,还包括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的同学。他们纷纷向刘慈欣转达了本校同学对他的喜爱,并向刘慈欣发出了邀请,希望他也能到北航、清华等高校做客、与学生对话。

专业探讨、轻松互动

对话先后围绕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历程、科幻作品与科学技术的关系以及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未来等话题展开。张柏楠、刘旺介绍说,经过对比研究,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选择飞船作为发展起点,事实证明这一选择是正确的。经过几十年的自主研究,我国已经拥有了比较独立的载人航天体系,这正是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体现。

关于科幻与科学的关系,程承旗结合世界载人航天的历史,认为科幻为科学的进步提供了思路和支持。他说:“目前一线的基础理论研究已经非常具有前瞻性,越来越具有科幻的色彩。”

刘慈欣也表示,科学需要实践检验,而科幻是可能性的文学。“科幻作家往往并不着迷于可能性很高的设定,而是更喜欢最不可能的那种可能,但最不可能的往往最终被实现了。”

事实上,“科学是翅膀而非桎梏。”刘慈欣提出科学知识为科幻的想象提供了依据和空间,这是神话等形式不可比拟的。“三体”系列小说的创作正是源于刘慈欣本人对于三体问题的兴趣。

张柏楠认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有两条路径:向深空探索,为地球服务。对于后者,他提出,商业化的运营将为航天技术广泛进入民用领域提供机制保障。

此外,围绕载人航天事业未来的发展,对话嘉宾还探讨了“人类的未来是地球还是宇宙”这一哲学问题。尽管这一问题难以得出肯定的答案,但嘉宾们达成共识:“科学技术未到达的地方,人文艺术率先抵达。载人航天事业需要做技术上与人文上的双重准备。”刘慈欣也向大家透露,他每天都会跑步10公里,希望等到自己有能力支付起太空旅行的那一天,“为普通人可能上太空作准备”。

《中国科学报》 (2014-06-05 第5版 大学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