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已年过八旬,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仍旧最热衷到田间地头去看小麦。他是通过小麦育种登上国家最高科技领奖台的科学家,最爱谈的话题是小麦,甚至连家里阳台上也种着小麦。
如此钟情于小麦,源自他对土地的热爱,对“三农”的深厚感情。
1956年,李振声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奔赴陕西杨凌镇,进入当时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工作。这一去,就是31载。
那一年,恰逢我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小麦条锈病大流行,西北地区有的地方小麦因此减产20%—30%。经历过自然灾害、饿过肚子的李振声内心受到很大触动,他决定从事小麦改良研究,为农民培育优良抗病小麦。
“农民精心栽培小麦几千年,但小麦还是这么体弱多病;野草没人管,却生长得很好。” 能不能通过小麦与天然牧草的杂交来培育一种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呢?李振声开始对小麦远缘杂交进行研究。说时容易做时难,小麦和野草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生物物种。
经过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李振声带领课题组终于育成优质小麦新品种——“小偃6号”。“小偃6号”作为陕西省小麦骨干品种长达16年以上,农村流传着“要吃面,种小偃”的说法。“小偃6号”已成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其衍生品种50多个,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产小麦超过150亿斤。李振声也因此被称为“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
仅凭这一项成就,李振声就足以赢得世人的尊敬。但,他并没有停下科研的脚步,而是不懈探索着中国粮食的增产之路。
1987年,李振声调回中国科学院。在院长周光召的全力支持下,李振声与中科院的农业专家一起,提出了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方案。经过6年的治理,到1993年,全国粮食从8000亿斤增长到9000亿斤时,仅黄淮海地区就增产了504.8亿斤。
上世纪末,美国人布朗“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引发世界关注。在2005年4月的博鳌论坛上,李振声汇集了我国近15年的有关数据,与布朗预测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布朗的三个推论都不正确,都不符合中国实际。“我们相信,凭着正确的政策和科技、经济的发展,中国人能够自己养活自己。”
如今,已是耄耋之龄的李振声院士,仍奋战在一线。他带领团队相继培育出的“小偃54”“小偃81”“小偃60”等优质品种,屡屡创下高产纪录。李振声又与中科院的农业专家筹划组织“渤海粮仓”工作,2013年4月,科技部与中科院联合组织的“渤海粮仓”项目启动。
1985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988年获陈嘉庚农业科学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进步奖,2005年获首届“中华农业英才奖”,2006年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李振声却始终不忘初心:“真正给我打分的是农民!”(原标题:惟愿天下仓廪实(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②)——记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李振声)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