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闫洁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5-15 9:00:01
选择字号:
别让科学成为“脱缰野马”
德国伦理委员会呼吁政府从严监管双重用途研究

Under discussion. A German ethics council is recommending more oversight of dual-use research that can be used for good and evil—the topic of a U.S. government video (above).

图为美国政府讨论双重用途研究视频的截图。图片来源: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德国伦理委员会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德国政府应介入立法以规范所谓的双重用途研究。这是一类可以造福人类,但若被不当利用又可能制造危险的科学。报告指出,政府应当成立一个全国性委员会以提前评审涉及双重用途研究的计划书。此外,该委员会认为,无论是在德国国内还是国际上,当前都亟待采取行动提高关于此问题的认识。
 
双重用途研究的批评者对于从严监管的呼声表示欢迎。美国华盛顿疫苗研究基金会创始人Peter Hale一直在为限制双重用途研究奔走呼号。他认为,这是一份值得称赞的、全面的和令人信服的报告。“它首开先河,包括了一整套实质性建议,有望在其他国家引发关于双重用途研究的激辩和行动,并为此提供信息。因此,应要求世界各国政府阅读这份报告。”
 
不过,在一些科学家看来,报告中提出的建议为研究人员增添了不必要的负担,而且可能会阻碍科学的发展。柏林罗伯特科赫研究所副所长Lars Schaade表示,他支持伦理委员会的一些提议,例如建立一套用于指导德国科学家的行为准则和强制性的生物安全培训,但并未看出有重新立法和建立全国双重用途研究委员会的必要。“各高校相关委员会同样能高效地评审涉及双重用途研究的计划书,并且可能会获得科学家更多的支持。”
 
德国政府已要求伦理委员会调查若干年前伴随两项研究而来的激烈争辩。这两项研究分别由来自荷兰鹿特丹港市伊拉斯谟医学中心的Ron Fouchier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Yoshihiro Kawaoka主导,旨在寻找使H5N1禽流感更易在人类之间传播的基因突变。批评者认为,这两项最终发表于《科学》和《自然》杂志的研究,有可能会助激进生物恐怖分子一臂之力。
 
伦理委员会在长达300页的报告中称,当前的监管非常不充分。德国法律应将10类研究归为双重用途研究,例如那些增加病原体传播性和潜在感染性、扩大其宿主范围、使病原体更稳定或更难检测的研究。
 
其实,这份清单是对2004年美国生物安全报告提出的具有里程碑意义、被研究人员称为“七宗罪”的版本的扩展。当时提出的那些“罪名”最终被正式写入美国政府若干新法规。此后,美国要求研究资助机构评审涉及双重用途研究的计划书,同时提出某类双重用途研究实验的科学家必须接受公共资助者额外的审查。美国官员还正在考虑设置一套法规,要求高校评审双重用途研究并提出减少风险的对策。
 
在德国,伦理委员会建议通过法律途径要求研究人员向一个新的国家双重用途研究委员会提交计划书。后者会衡量某项研究的利弊,若将其否决,政府和其他资助者不得支持该项研究。
 
一直密切关注该争论的德国马尔堡菲利普大学病毒学家Stephan Becker表示,他对这份专业报告所做的大量工作印象深刻,但并不支持重新立法规范科学家工作。“在我看来,强制性的立法并不能解决问题。”Becker认为,要解决该问题只能靠教育、提高意识和沟通。
 
Schaade同样反对一些伦理委员会成员提出的想法,即引入额外的批准流程,并由诸如罗伯特科赫研究所等德国联邦权威机构执行审批。他认为,罗伯特科赫研究所本身也在从事研究,如果参与评判其他科学家的研究计划,可能会被认为存在利益冲突。“假如我们否决了某项流感研究的计划书,随后罗伯特科赫研究所科学家的相关研究却得到批准,我们该怎么办?因此,这不是个好主意。”
 
伦理委员会还认为,德国应在世界上起到引导者作用。报告称,科学家和科研机构应当启动一个国际流程反思双重用途研究可能带来的益处和风险,而且德国政府应当努力争取就相关政策达成国际共识。报告还要求德国游说在欧盟大型研究项目中设置双重用途研究法则,可能的话最好在欧洲建立双重用途研究委员会评审研究计划。
 
当然,问题的关键在于德国政府如何应对此项报告。德国科学部长Johanna Wanka日前现身时并未就此明确表态。一家面向医生的网站援引她的话说:“我们不想立即逼迫科学界做一些事情。”同时,她在《南德意志报》上表示,重新立法是最后迫不得已才会采取的措施。
 
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病毒学家Simon Wain-Hobson在德国伦理委员会之前便发表了相关声明。他认为,如果病毒学家不高兴,那是因为他们不想面对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我们确实需要双重用途研究委员会。”(闫洁)
 
《中国科学报》 (2014-05-15 第3版 国际)
 
更多阅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研究生学位论文如何顺利通过外审和答辩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