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章正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4-5-14 10:30:51
选择字号:
中青报:大学生不妨将自己定位成经济适用型人才

 

727万高校毕业生,2014年的就业季更加艰难。智联招聘进行的一项调研显示,截至2014年2月底, 31.8%的学生尚未拿到任何offer,约六成学生拥有1~3个offer,拿到offer的学生平均投递简历量为29份。数据背后是千千万万个就业故事,有成功也有挫败。(《中国青年报》5月12日)

“工作不难找,好工作真难找”,周围就有即将毕业的同学这样抱怨。同时,不少企业也在抱怨找不到合适的“千里马”。求职难与用工难并存,这并不奇怪。我国的人才市场中,对高端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依然拥有旺盛的需求,同时,由于我国产业的需要,对产业工人和低端服务业人员需求也很强劲。而大学生,由于缺乏相关的经验与技能,大部分都处于劳动力的“中间群体”,高不成、低不就,在就业市场中面临着尴尬的地位。

我国的教育制度不合理、学校的课程安排不妥当、就业指导不到位、出身不是富二代、官二代……这些成为一些毕业生埋怨的理由。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就业之路注定面临着各种坎坷。此时,毕业生们不妨停下各种抱怨。毕竟,外界环境自己左右不了,而找工作的脚步却不能停止,唯有改变自己。

就在几年前,北大毕业生因为回到家乡卖猪肉的新闻,成为社会舆论热议的话题。当时许多人认为,此举让知识分子斯文扫地,也让父母培养的心血付之东流。而前段时间,北大的硕士研究生开店“卖米粉”,却得到一片点赞。有人就认为,这是学子主动走入社会自食其力的表现,理应得到赞扬。相比于过去,对于大学生就业的方式,舆论显然更加宽容了。但是大学生自己做好准备了吗?

如果产品卖不出去,就怪顾客不识货,显然不合适,更要反观自身的产品是否合格,是否适应需求。很多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一味追求“高大上”的工作,对许多基层岗位不屑一顾。此时,不妨借鉴一下很多女生务实的择偶标准:“高帅富”的男生只是少数,那些貌似平凡、性格温和、适合过日子的“经济适用男”也是不错的选择。

用人单位考虑到人与岗位的匹配度,通常让刚入职的大学生从基层做起,合情合理。大学生找工作,很难一步到位,理应有所取舍。天生我材必有用,不妨把自己定位成“经济适用型人才”,先将自己的经验与岗位配对,再将自己的能力与薪水匹配,从普通岗位踏踏实实做起,不好高骛远,逐步积累经验,慢慢地成为行业人才。

有为才有位。只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明确的规划,即使在基层工作,也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正如马云所言:“人有时候不逼自己一下,都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毕竟,年轻是年轻人的资本,多一些历练,多一些脚踏实地,反而能走得更远。(原标题:《不妨定位成“经济适用型”人才》)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