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瑜 来源:中国科学报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4-5-6 9:03:24
选择字号:
朱清时院士:去行政化意在创新型人才得以涌流

朱清时
 
■本报见习记者 李瑜
 
“唯有激发出学校潜在的创新活力,培养出大批优秀的创新型人才,我们的中国梦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实现。”尽管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教育改革的总体布局已尘埃落定,然而,改革深意与如何推进却成为摆在公众面前的又一道难题。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教育改革中的去行政化并非最终目的,其深意在于让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得以涌流。
 
谈及此次教育改革,朱清时说:“十八届三中全会能够把去行政化列入决定当中,这意味着,中国高校将在党的领导下逐步走向真正的去行政化,这是党中央的决定。”
 
朱清时的反应并未让记者感到意外,多年来,去行政化几乎成了他的一个“心病”。
 
“去行政化极为困难,也会触及到一些敏感问题。”朱清时表示,学校管理队伍中的绝大多数人还是很看重行政级别的,所以,想要建立一支没有行政级别、心甘情愿为教授服务的干部队伍着实不易。
 
此外,学校的规章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校的管理方式是党管干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然而,如何把党委领导和去行政化很好地结合起来是一件十分困难和敏感的事情。”朱清时说。
 
为此,朱清时指出,若要真正实现去行政化,就要重新规范党委的责任和职能,不能像过去那样大包大揽。但是,“党委的核心作用是不容否定的,它要把握学校的社会主义方向、党中央大的方针政策,从而保证国家的安全稳定,这是必须执行的。”
 
但除此之外,“在干部的任命与管理问题上还应思考如何变通,例如,让非党员校长拥有充分的发言权,按照校长负责制原则选拔干部,并让教授在此过程中真正发挥监督作用,使选上来的干部能够为教授服务,而不是指挥教授。”朱清时表示。
 
“这些都是目前还未厘清的问题,也是未来改革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朱清时认为,只有把它们都做好,去行政化才可能真正实现。
 
在朱清时看来,国家之所以作出去行政化的决定,其深意在于恢复高校的活力。“教育同文化一样,都是学术共同体,核心便是把学术推向极致。”
 
为此,朱清时打了这样一个比方,高校就好像一个放大了的梅兰芳京剧团,里面有很多像梅兰芳一样的优秀大师,而高校的运转核心就是让这许许多多梅兰芳式的教授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保持改革创新的活力,使教育走向正确的方向。
 
然而,“行政化却极大阻碍了高校的内在活力,使他们无法培养出大批优秀创新型人才,这是国家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朱清时强调,党中央的此次决定就是为了解决这一现实困境,也正是站在这样的发展高度去思考去行政化问题的。
 
《中国科学报》 (2014-05-06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资讯 相关论文

图片资讯
珠穆朗玛峰因何成为世界最高 极目卫星团队在伽马暴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实践十九号卫星成功发射 他们的15年“铸剑”之路
>>更多
 
一周资讯排行 一周资讯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