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洋 冯文波 来源:中国科学报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4-5-6 11:14:25
选择字号:
“海大1号”诞生记

 
■本报记者 廖洋 通讯员 冯文波
 

长牡蛎海大1号
 
“海大1号”的培育成功,不仅填补了我国牡蛎良种培育的空白,而且对实现海水养殖良种化,推动牡蛎养殖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特别是打造我国牡蛎高端产业将发挥重大引领示范性作用。
 
近日,农业部第2082号公告公布了第五届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15个水产新品种,中国海洋大学李琪教授科研团队培育的长牡蛎“海大1号”获得了水产新品种证书(品种登记号:GS-01-005-2013)。该品种不仅长得快,而且外壳规则、漂亮、卖相好,在山东、辽宁等地取得了良好的中试养殖效果,平均每亩增产24.6%,新增产值1700多万元。
 
当前牡蛎品种:
 
难以打开高端市场
 
牡蛎,又称“海蛎子”“生蚝”,素有“海底牛奶”之美誉。在我国沿海地区,牡蛎常见,且是家家户户桌上的美食。目前,我国主要养殖的品种有长牡蛎、近江牡蛎和葡萄牙牡蛎,而长江以北地区主要以长牡蛎为主。
 
据李琪介绍,当前我国北方水产市场上售卖的牡蛎主要是长牡蛎,俗称太平洋牡蛎,广泛分布于西北太平洋海域,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养殖范围最广、养殖产量最大的海产贝类。
 
该品种因为外壳不规则,生长速度较慢,很难打开高端市场,且总是处于以量取胜的养殖经营状态,不仅渔民增收较少,也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而在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一只牡蛎就要卖1澳元或100日元,相当于人民币六七块钱一只。所以,中国的牡蛎产业急需生长速度快、产量高、壳形美观的优质新品种打开高端市场。”李琪向记者道出了牡蛎新品种培育的缘由。
 
“十一五”期间,中国海洋大学承担了国家“863”计划科研项目“长牡蛎优质、高产、抗逆品种的培育”,李琪和他的科研团队负责牡蛎新品种的培育工作。从2006年启动育种工作,到2014年获得农业部水产新品种认定,李琪和他的科研团队历时8年,从“十一五”干到了“十二五”,成功培育出了我国第一个牡蛎新品种——“海大1号”。
 
用8年的时间,培育一个新品种是否值得?“在新品种培育领域,8年不算太长,这已经是很顺利的了,有些新品种问世比这还要长。”李琪笑着说,“作为一名水产领域的科研人员,能集中精力把国家赋予的科研项目做好,为百姓增收,为大众餐桌上增添美味就很值得。”
 
“海大1号”:
 
开启高质量牡蛎产业新时代
 
牡蛎是世界上第一大养殖贝类,也是我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我国牡蛎养殖产量占世界牡蛎养殖产量的首位。但是,我国牡蛎产业创造的价值却远远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
 
自2006年始,李琪就与沿海几家水产育苗企业接洽,并先后在文登市水产综合育苗试验基地、威海市市区水产养殖公司、烟台海益苗业有限公司、乳山正洋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设立试验场,联手高质量牡蛎新品种的培育工作。
 
水产新品种培育工作不仅单调枯燥,时间漫长,而且还时常充满着风险。因为经常出海,李琪给科研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买了保险。人身的风险可以避免,但是养殖海区的风险却很难预测,台风、敌害生物暴发都可能给牡蛎新品种培育工作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有一次,他们在威海双岛湾海域养殖的100多笼牡蛎就被突然大量泛滥的海星吃了个干净。
 
研究团队以山东乳山海区自然采苗养殖的长牡蛎为基础群体,采用群体选育技术,以生长速度、壳形作为选育指标,充分利用长牡蛎繁殖周期短和可解剖受精的特性,建立并应用有效繁殖亲本数量控制、选育群体世代遗传参数与选择效应评估以及选育世代遗传多样性监测等多项关键技术,经过8年不懈努力,通过连续6代群体选育,成功培育出生长性状优良的长牡蛎 “海大1号”新品种。
 
“海大1号”的培育成功,不仅填补了我国牡蛎良种培育的空白,而且对实现海水养殖良种化,推动牡蛎养殖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特别是打造我国牡蛎高端产业将发挥重大引领示范性作用。
 
牡蛎育种之未来:
 
实现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据李琪介绍,“海大1号”目前正在大连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苗种规模化扩繁工作。下一步,他们将与相关水产养殖企业一起做好这一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力争尽快让“海大1号”端上人们的餐桌。
 
当记者问道,该品种名字里有个“1号”,是否意味着将来还会有“2号”“3号”等一系列新品种问世时,李琪笑笑说:“让你说对了,我们就是要做成一个系列,培育我国的牡蛎品牌,实现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而且,我们的2号品种也已经培育了6年时间了,或许不久就会与大家见面。”
 
谈到新品种的命名,李琪说,这里面还有一个十分曲折的故事呢。当时他与科研团队成员想了很多名字,有偏向其培育地理位置的“鲁海1号”“鲁东1号”“胶东1号”等,但因为考虑该品种要面向全国推广养殖,不能给人留下地方品种的印象只好放弃。随后,结合该物种名称命名为“海蛎1号”,但农业部出台新规定,新品种命名不能含有物种的名和字。后来,结合中国海洋大学,命名为“中海1号”,又担心产生歧义。最后,干脆命名为“海大1号”。
 
有时,从养殖基地回来,李琪会带上几箱自己培育的“海大1号”分发给同事、朋友,请他们尝尝鲜。“大家都说味道不错!”李琪脸上洋溢着喜悦和满足。
 
李琪说,水产新品种培育不可能仅凭一己之力,没有一个认真严谨、吃苦耐劳的团队是不可能实现的。在牡蛎新品种培育的8年时间里,一批水产育种领域的青年才俊得以锻炼成长,通过此项目培养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就接近20名,其中一人获得了“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
 
“作为高校的科研人员,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实现大学所担负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责。”李琪说,这不仅是他从40岁到48岁的坚持,也将是支持他在牡蛎育种行业继续走下去的动力。
 
《中国科学报》 (2014-05-06 第8版 生物)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科学家发现第一颗拥有永久黑暗面的行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