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尊 罗永攀 来源:重庆商报 发布时间:2014-5-5 15:34:23
选择字号:
重庆发现濒危物种蛇蜥 像黄鳝又像蛇

 

在缙云山发现的脆蛇蜥通讯员王二志摄

重庆商报讯 昨天(5月4日),市林业局透露,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蛇蜥,该物种被《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列为濒危保护等级。

4月17日,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职工王二志巡山途中发现一条方形蛇,经重庆自然博物馆黄永昭、西师附中罗键等两栖爬行动物专家鉴定,该物种为脆蛇蜥,像黄鳝又像蛇。

这条脆蛇蜥的背光滑无鳞片、黄褐色,头上长着两只似人的眼睛,会四处爬行。“蛇与蜥蜴最大的区别在于,蛇没有眼帘但是蜥蜴有。”罗键说。据了解,蛇蜥属于蜥蜴目蛇蜥科脆蛇蜥属,又称为脆蛇蜥、土龙,是一种无四肢的蜥蜴。蛇蜥现在我国仅2种,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及台湾省。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称,该物种的发现,丰富了缙云山保护区的动植物名录,也为缙云山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编者按:在七彩的人生旅程中,有人追求浓烈的红色,有人追求深邃的蓝色……他们却在孜孜不倦地追求那片绿色。他们是大自然的守护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他们秉承“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朴素念头,在建设美丽重庆的平凡岗位上,以林为根、以绿为荣,爱绿、植绿、护绿,建设和守护着这座碧水青山、绿色低碳、人文厚重、和谐宜居的生态文明之城。今天起,商报推出系列报道,与大家分享5位来自我市基层、怀揣绿色梦想的普通林业工作者的故事。

“鬼见愁”是谁?缙云山护林神

很多到缙云山观赏野生动植物的孩子和家长,都知道山上有位自然名叫“鬼见愁”的叔叔。他就是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31岁的龙杰。2002年从四川林校毕业后就一直在缙云山上为绿色事业贡献着青春。

休息时他还在当讲解员

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第一天,阳光明媚。原本可休息的龙杰,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到山上,并义务为一些带着孩子来玩耍的家庭做讲解。

“我的自然名叫‘鬼见愁’。”这是龙杰自我介绍时的开场白,很多小朋友都记住了这个奇怪的名字。

“这其实是一种植物的俗称,缙云山上也有。”龙杰说,山上有种中药材叫卫矛,花和果实都很漂亮,但都长在悬崖上,人们去采的时候,很容易掉下山崖,所以就把它叫做“鬼见愁”。

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兰雪莲介绍,每到周末或休息日,都能在山上看到龙杰为孩子们讲解的身影。“孩子们都喜欢他,因为龙杰把每一种植物都用自己的故事来讲解。”

“我们山上有一种植物叫猴欢喜,因为它的果实很好看,但里面却是空的,猴子摘了后就空欢喜一场。”龙杰一边说一边比划,十多年下来,这样的故事积累了很多,比教科书直观多了,孩子们也更容易认识大自然。

扎根深山发现罕见蛇种

2012年8月23日,龙杰发现了三条从没见过的蛇,拍照后发给重庆市动物学会理事罗健。

看到第一张照片,罗健就激动了,这不会是寻找了半个多世纪的福建华珊瑚蛇吧?上一次在缙云山发现它是在1957年。三天后,罗健上山近距离观察,确认其中一条果然是福建华珊瑚蛇。

手脚受伤仍不下“火线”

去年,缙云山管理局和世界自然基金会、西南大学等合作,在保护区试点修建庭院人工湿地,龙杰主动承担起这项工作。

今年初,在做化粪池一块特殊瓷砖时,工人们不晓得如何做,龙杰就拿起切割机上阵了。结果切割机把手、脚都割伤。简单地缝了几针后,他又蹲守在工地上。

今年3月25日,缙云山上第一个人工湿地建成,如今湿地周边的生态环境保护已初见成效,有十多家农家乐愿出钱推广这个项目。

在缙云山10多年,龙杰多次受到表彰。“这些荣誉其实是一种压力和动力。”龙杰笑了笑说,绿色是他的梦想,他将继续在缙云山上圆梦。(原标题:《缙云山首次发现濒危物种蛇蜥 像黄鳝又像蛇》)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