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松涛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4-4-28 14:51:48
选择字号:
中青报:高等教育大众化瓦解精英化就业
 
年初,教育部发布消息说,2014年高校毕业生规模为727万人。此后,最难就业季的话题日益引人关注。
 
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中青舆情监测室对网民观点进行了分析。从抽样的2000条数据中发现,超过三成的网民认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态不正确是造成“就业难”的主要因素。
 
还有哪些因素造成就业难,网民观点分布如下:认为就业难凸显当前社会部分制度不合理的占28.1%;认为大学盲目扩招加重就业压力的占24.9%;认为延迟退休政策不利于大量毕业生就业的占19.3%;认为当前的教育机制培养不出社会需要人才的占10.6%。
 
“不愿放下身段”、“动手能力太差却心比天高”、“愿意到机关事业单位,不愿到中小企业”、“愿意到大城市,不愿到基层”、“想当白领,不愿当蓝领”等是网民对当今大学生就业心态的归纳总结。
 
从数字上看,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走到了大众化的阶段。教育部的数据显示,1978年,中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1.55%,但到了2011年,这个数字达到26.9%。而国际上通常认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时属于精英教育阶段,15%~50%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高等教育大众化意味着精英化就业的瓦解,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将没有可能如刚恢复高考时的毕业生那样备受市场青睐,“机关、企事业单位抢着要”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然而,在网友看来,我们的大学生显然还没有彻底从精英的云端醒过来。
 
署名为“许_诺555”的微博很有代表性,这位网友就认为,其实这(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错误的观念,不是大学生就业难,而是择业难。大学生如果愿意放下身段,没有找不到工作的。
 
当然,就业难并不能完全归咎到大学生自身上。教育培养机制、社会外部环境同样都实实在在地影响大学生的就业。
 
如果对上述网友观点进一步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可以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毕业生自身因素,即高校毕业生心态不正确;一部分是高校培养因素,也就是大学盲目扩招、教育机制没有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还有一部分是社会外部因素,即社会部分不合理的制度、延迟退休政策。
 
一定的代表性。这位网友评论,一方面是就业难,一方面是用工荒,这种现象的发生表明社会劳动收益分配不合理。社会并没有多劳多得,劳动强度、工作时间等和收入分配不平衡。这也是多数大学生挤破头考公务员的原因。
 
是该抱怨社会环境还是应该改变自己?署名“杨路明”的微博给出了方向:毕业生是比较多,但很多中小企业的需求量并不低,学生们却只愿意去政府、事业单位,参加过独木桥的竞争。一些高校的毕业生,特别是本科毕业生还是需要提高认识。
 
也许,当社会外部条件中的不合理不公平因素再减少一些,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再平和一些,高校的教育能更适应社会的需求,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就会不再成为难题。要做到这一点,看起来还需要相当的路要走。
 
就在社会各界都在为即将走出校门的727万大学生担心的时候,中青舆情监测室发现,大学生们似乎还不太关注这样的新闻。抽取的2000条数据中,“为自己的就业表示担忧”的仅占8.7%。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珠穆朗玛峰因何成为世界最高 极目卫星团队在伽马暴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实践十九号卫星成功发射 科学网APP论文&基金最新活动来了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