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舸 范雪妮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4-16 15:36:28
选择字号: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以全时空破解“113现象”

 
■本报记者 成舸 实习生 范雪妮
 

“全时空”使群众赢得更多有效就医时间。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推出“全时空门诊”等系列医改措施,直指群众就医“挂号1小时,检查1小时,就诊3分钟”的“113现象”,引起舆论热议。有人拍案叫好,也有人认为不太现实。究竟何为“全时空”?其作用和实施效果如何?推出背后又有怎样的内在逻辑?就此,《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了湘雅二医院有关负责人。
 
时空管理,凸显医改新思维
 
“‘全时空’门诊的‘时’指的是在正常工作时间内,非医生门诊时间也开放预约;‘空’则指预约成功的患者可到门诊室之外的医生所在地点就诊,比如实验楼、教学楼等。”湘雅二医院院长周胜华解释道。
 
不独医生,检查拍片等大型设备也全天待命。“设备24小时连续工作,‘人休机不休’,尽量延长影像、检验等医技科室开放时间,减少患者检查等候。”
 
与延长时间同样重要的还有“调度”。新政要求:CT、MRI实行错峰检查、弹性派班,如上午7点至9点、下午4点至6点这两个早、晚时段,检查对象以住院病人为主,把中间的时间尽可能留给门诊病人。
 
2010年,湘雅二医院曾在全国率先推出自助诊疗一卡通。这一次,他们还将自助终端机从门诊大厅延伸到了医生的办公区和实验室。
 
上述举措均指向同一个目的,即将群众从就诊排队等非医疗性等候时间中“解放”出来,赢得更多有效就医时间。
 
湘雅二医院门诊部主任段绍斌向记者透露,该院去年门诊量达261.2万,每天接诊近1.3万人次,每天接诊医师200余人。开展全时空门诊之后,每天接诊量虽变化不大,但接诊医师增加到了每天300余人。
 
照此推算,过去每位医生平均每天要看60多位挂号患者,现在只需看40位,相当于为每位患者延长了约一半的就诊时间。
 
移动社交,延伸医生手和眼
 
美国医学思想家埃里克·托普在《颠覆医疗——大数据时代的个人健康革命》一书中将医学革命的动力归因于数字革命,建议“医生应意识到社交网络的流行程度,并了解社交网络在患者获取健康信息和建议时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托普的思想在中国医学界引起了反响。3月26日,周胜华向湘雅二医院全体医护和管理人员推荐这本书,并宣布该院微信预约平台正式开通。
 
记者登录微信看到,只需关注相应公众号,点击预约挂号,选择城市、医院、科室和医生……湘雅二医院医生的近期可预约时间便赫然在目,可自由选择号源。加上注册的时间,整个过程最快不到1分钟。
 
除微信外,下载APP也可实现导医、挂号和咨询服务。第三方负责人朱青向记者演示了这款APP的功能。“用户可任选一种方式,通过图文或语音向医生咨询病情,并得到解答。”
 
据了解,湘雅二医院已建立起统一的号源池,开通全部科室、全部医师非门诊排班外的号源,门诊部还将每周排一次全时空门诊时间表。
 
4月3日中午,记者致电询问当前使用过APP预约湘雅二医院的人数。经后台统计,此时通过APP在该院预约挂号成功的市民已达593位。
 
上述数字显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记者在挂号大厅随机采访时发现,在窗口排队挂号的人仍占绝大多数,部分市民选择了自助机挂号,通过网络预约前来的还只有个别年轻人。
 
医患共推,数字医院需时日
 
“医院将医疗改革与信息化结合,这个方向很好。”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李凌江表示,新事物的推广都需要一个过程。李凌江早年在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作研究期间,对于信息化带来的便利感受很强烈,国内外的体会对比也同样明显。
 
李凌江拿出一张保存至今的哈佛大学校园卡向记者介绍,十多年前哈佛大学已初步建成包括电子病历系统在内的数字化医院,从门诊、划药到住院,所有信息都记录在小小一张卡内。
 
不过由于有发达的社区医疗和转诊体系,病人不是什么病都找到大医院,令后者的压力远不及我国。
 
对于“全时空”的含义,李凌江也有另一番理解。在他看来,“全时空门诊”并不等于“全天候医生”,“医院推出全时空主要是基于病人角度考虑,为了让病人能够在任何需要的时候找到医生就诊,而不是要求医生必须全天候工作”。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研究指出,相对发达国家,我国的医院信息化总体水平相对滞后,不少医院仍停留在财务管理阶段,真正涉及临床医疗、为病人服务的还不多,信息化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有待“加深”。
 
湘雅二医院党委书记周智广认为,完善转诊制度和推进医院自身信息化同样重要。他建议患者理性就医,同时积极适应新手段。“要完全破解‘113’现象,需靠医院、患者和全社会共同努力。”周智广说。
 
《中国科学报》 (2014-04-16 第6版 医道)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珠穆朗玛峰因何成为世界最高 极目卫星团队在伽马暴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实践十九号卫星成功发射 他们的15年“铸剑”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