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明 王爽莉 王昱 李蓉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发布时间:2014-4-9 9:35:21
选择字号:
学生称高校就业率存水分:不签就业协议不发证
 
李春玲非常不解。
 
作为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她去年完成对12所高校的调查后发现,这些大学就业率到了2013年9月底,约为82.4%,失业率为17.6%。
 
但近来这些高校公布的就业率都非常高,有的接近100%。“我们是一个班一个班做了调查的,不明白为什么现在数字差距很大。”4月8日,她对记者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解到,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或许在于高校将很多未就业的考学、出国、参军等学生,均纳入就业范畴。
 
专门做就业率统计的麦可思公司总裁王伯庆认为,这是不对的。“就业率在经济学上有严格定义,分子分母都不包括‘不在劳动力队伍的’人员,如读书和参军。”
 
本报了解到,事实上,上述问题,早已存在多年。一些高校就业统计的人士告诉记者,不是不知道错误,是因为这是根据教育部门的规定做的,都在这么做,所以没办法改。
 
高校就业率高于社科院调查
 
在李春玲牵头所做的“高校在校生与毕业生就业、生活及价值观追踪调查”项目中,项目组于2013年6月至10月,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对12所高校1678名应届毕业生进行了调查。
 
调查选取了4所本科院校(南京大学、山东大学、重庆大学、吉林大学),也包括4所普通本科院校,比如广州大学、上海大学等以及4所职业技术学院。
 
调查结果是,毕业2个月后,即2013年9月底,12所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为82.4%,失业率为17.6%。
 
其中重点大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0.5%,失业率为19.5%;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7.7%,失业率为22.3%。
 
但近日记者发现,这些高校自己发布的就业率,比上述社科院项目组调查的数字一般高10多个百分点。
 
比如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的就业率分别是91.62%、90.75%、89.61%,重庆大学截止到2013年年底就业率是95%。
 
而广州大学、上海大学就业率分别为95.68%、98.13%,统计截止日分别是2013年9月1日和2013年10月31日。北方民族大学截至2013年9
 
月底就业率为78.5%。河南师大数字未公布,不过数字也应该不低。
 
此外,李春玲调查之外的大学公布的就业率也很高。2013年北京大学各类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7.44%,山东大学一次就业率为91.62%,兰州大学2013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89.29%,武汉大学2013年毕业生就业率为91.82%。
 
“为什么高校公布的数字那么高,可能需要仔细研究,一般名校的就业率的确很高,不过到9月份就业率达到90%以上,的确令人惊讶。”李春玲说。
 
而一名高校不愿透露姓名的学生告诉记者,那么高的就业率其实存在水分。
 
据他所知,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也存在逼迫学生签就业协议的现象。“方法很简单,如果你不签,学校就不给你毕业证和学位证。谁能不签?”这位学生说。
 
统计方式有差异
 
学校逼迫学生签署虚假就业协议或许只是个别现象,行业专家认为, 高校自己公布的就业率数据与专家调查相去甚远,更主要的原因在于统计方式的差异。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教育部规定,目前有8种情形,毕业生即可领取就业协议书: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定向委培的,灵活就业的,升学的,出国的,参加国家地方基层项目的以及应征入伍的。
 
比如北京大学就业报告给出的公式是,就业率=(升学+出国+签就业协议+灵活就业)/毕业生总数×100%。
 
按照此公式,北京大学2013年毕业生9071人,其中升学1496人,出国1312人,签协议就业4454人,灵活就业1577人,就业率就成了97.44%。待就业的仅仅232人,占比2.56%。
 
南京大学的数字也显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总毕业人数8116人,就业率达到98.73%,其中签约率为62.7%,升学率为25.06%,出国出境率为10.97%。
 
记者注意到,李春玲项目组所做的调查中,也特别注明所统计的就业人群不包含读研等类型。
 
事实上,人力资源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员张丽宾指出,就业率的确也不应该把参军、出国,以及考研的计算在内。
 
张丽宾认为,如果算就业率,可以用就业签约和实际就业人数,除以总的毕业人数。还有一种算法,即用就业人数,除以就业人数和正在找工作的人数(此不包括参军、出国和读研的),得出劳动参与率。
 
麦可思总裁王伯庆也认为,鉴于教育部直属75所高校的读研比例较高,可以用非失业率来衡量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即包括国外读研和参军,但这不能叫就业率。
 
他说,一个高校就业率达100%可能就有问题。“就任何一个时间截面看,一个高校总体毕业生达不到完全不失业,总有人转换时的待业,考研的准备阶段。”
 
而片面强调漂亮的就业率数字还可能形成误导。他指出,部属院校的就业率不算低。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90%以上,就不应该继续关注就业数量,而要关注就业质量,如工作与教育水平是否低配,薪资是否偏低,理工农医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比例是否过低等等。
 
麦可思研究表明,中国有14%的大学毕业生处于低就业状态,即从事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或半职工作,并且在本地区月收入处于最低的25%的毕业生。这一群体包括自愿低就业和非自愿低就业两种类型。在中国约有10.4%是非志愿低就业。最近几届,中国本科的毕业半年后到一年内就业率是在91%波动,高职高专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低约一个百分点。(原标题:出国、读研都算就业 高校就业率统计方式待改进?)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研究增强光动力灭菌效果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研究生学位论文如何顺利通过外审和答辩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