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黄辛)日前,在以“气象环境与人体健康”为主题的上海第69期院士沙龙上,包括杨胜利、徐祥德、任阵海院士在内的与会专家认为,现在必须用大数据的思维来研究气象变化、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他们建议尽快在重点城市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开展真实环境模拟的毒理学试验,揭示极端天气、重污染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机制,并建立重污染天气预报系统和健康风险预警系统,为有效应对我国重点区域的重污染天气提供科技支撑。
近年来,我国大气环境污染严重,尤其是冬季,以高浓度的PM2.5污染为主的天气逐年增加,而且表现出大面积、持续时间长等特征。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徐祥德认为,是因为“排入大气的颗粒影响了大气环流”。他指出,近十年来,东部城市逐渐形成了中层冷、低层热的大气稳定状态,如同一个“大锅盖”,阻碍了空气流通,容易发生雾霾。同时,我国西高东低的走势会使西风吹到青藏高原处向东折回,从而在我国东部形成一个大气环流圈,这样的风向走势会进一步加剧雾霾在东部的沉积。
昆士兰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童世庐认为,将气候变化、大气污染和人体健康结合起来是一个好的研究课题。上海气象局局长陈振林则表示,治理雾霾需要打破研究间的维度壁垒,更需要引入大数据支持。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庄大方介绍说,通过网络,可以方便地下载到国家气象局的历年数据和全国2万多个水文站的相关数据,也可以通过遥感卫星找到中国各地近地面污染物水平的相关数据。
与会专家建议,在京津冀、长三角及珠三角3个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率先开展污染天气协同观测试验,分析区域性重污染天气的演变特征、地域性差异及相互作用,探索我国重点区域重污染天气异常增长的气象和物理化学成因。
《中国科学报》 (2014-12-09 第4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