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倪思洁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11/26 10:19:37
选择字号:
我国首艘养鱼工船雏形初现
深远海养殖:筑起“不沉的海岛”

 

■本报见习记者 倪思洁

海洋环境每况愈下,近海渔业频频告急。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北部湾渔场“四大渔场”资源枯竭,几近名存实亡。

“今后,水产品供应将主要依赖远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中国工程院院士雷霁霖近日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依托“深远海大型养殖平台”,开发深远海生物资源已成为必然选择。

受挤压的沿海养殖

生于海边的徐轶尊是上海崇和实业公司执行董事,他对渔民靠天吃饭的艰辛深有体会。

“如果来场台风,海洋养殖成果很可能在一夜之间就化为乌有。为了提高收成,渔民们开始投放大量药物,但如此一来,水产品的安全又成了问题。”徐轶尊说。

北车船舶与海洋工程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军武表示,我国水产养殖生产方式粗放,外部环境恶化和内部水质恶化并存,内部的沿海养殖空间受到挤压,养殖产品安全问题也日益增多。

与此同时,“中国是世界第一渔业产量大国,渔业总产量占世界的40%,水产品国际贸易总额位居世界第一。我国也是世界上唯一的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渔业大国。”高军武说。

但是,中国是水产大国,却不是强国。今年9月,沿海渔民在休渔期后撒下“第一网”后就遭遇了缺鱼的尴尬,一网下去满载而归的场景再难见到。仅山东省的近海渔业资源种类就由上世纪70年代的400余种减少到110余种。

“当前,我国内陆水土资源养殖负荷的不断增加和水产品市场消费需求规模增长的矛盾越发明显。”雷霁霖说。

30年前的漫画

怎样破解水产养殖业不可持续发展的困境,是雷霁霖长期思考的一个问题。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雷霁霖还只是一名从事海水养殖事业的副研究员。当时的他从资料上获悉,法国和日本开始建造大型养鱼工船,这让他有了在我国建造海洋工船的初步设想。

“当时,我画了一幅漫画。”雷霁霖回忆,他画了海湾、海岛、深海,深海里画着一座很大的养鱼工船,海面上画着大量缆绳,吊养着藻类和贝类、电围网、深海网箱,将鱼类圈养在大海里。

20多年后,这幅漫画有了成真的可能。“国内的造船业、海运业和海水养殖技术都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我国现在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建设‘生产航母’,延伸南海丝绸之路。”雷霁霖说。

2013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讨论通过了《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控制近海养殖密度,拓展海洋离岸养殖和集约化养殖,提高设施装备水平和组织化程度。

雷霁霖告诉记者,深远海养殖大型平台构建,以发展“蓝色工业”理念为指导,其思想基础是,建树国际视野,突出国家观念,集成系统工程,构筑高端产业。

渔业航母雏形初现

国际的养鱼工船建设正如火如荼。雷霁霖告诉记者,最近法国和挪威正联合建设一条现代化的养鱼工船,现在已经进入试水阶段,估计很快就能完成。

我国首艘养鱼工船,也初现雏形,总体设计和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

雷霁霖介绍,该船将为长期随船出海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休整条件,既可以驻守岛礁区管护海域、参与放流增殖和海洋牧场的建设与管理工作,也可以作为海上锚地,对远洋渔船实施接驳、仓储、加工、运转、救助和生活物资的补给供应,还可以大量承接开发南海的国家科研项目。

“养鱼工船的入驻,将成为南海渔业繁荣崛起的一支重要力量。”雷霁霖说,首艘养鱼工船首选在南海美济礁附近建站营运,该地远离大陆架污染水域,水质优良、水温稳定,可有效保障养殖产品的质量安全。

不过,养鱼工船的价值还不止于此。“我们建的是一座‘不沉的海岛’。”徐轶尊说,对于整个海洋权力来说,最有价值的存在是经济存在、生产存在,作为和平崛起的一种选择,谁能够开发利用,谁就能够事实性地存在。

“风起扬帆正当时,耕海牧渔国运兴。”如今,作为项目总顾问,雷霁霖的目标是打造一支驰骋万里海疆的“渔业航母船队”,实现“屯渔戍边”。

《中国科学报》 (2014-11-26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