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熊丙奇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4/11/24 11:19:56
选择字号:
评论:“弃北大上技校”新闻的价值何在

 

“弃北大上技校”这条新闻,引起了社会舆论广泛关注,消息被疯转不说,也有很多网友参与讨论发表意见。一项调查显示,有超过80%的网友“点赞”。

这一现象耐人寻味。按理说,80%的“点赞”,意味着对这一行为的高度认可,可如果高度认可这一行为,这怎么又成为“新闻”了呢?一边是舆论的热捧,一边是个体艰难的选择——周浩同学的选择,在当前绝对是属于新闻的极端个案、另类选择,这恰恰反映出我国职业教育的现实处境。客观认识舆论的热捧,和职业教育还只是个别优秀学生的另类选择的现实,对发展我国职业教育极为重要。

在笔者看来,舆论对周浩行为的“点赞”,当下主要出于尊重选择、感叹他的勇气,而职业教育和整个中国教育的未来,则在于所有学生自由选择。

其实,尊重选择,在我国社会,已属进步。值得注意的是,在八成点赞的同时,还有两成对此并不理解,“惊诧莫名”,而一些媒体的评论文章,也在做这两成人的工作,告诉他们要尊重学生个体的选择,因为每个人的个性、兴趣不同,不都适合上北大,云云。

做到尊重选择,说起来容易,而轮到自己,就不那么容易。很多人在点赞的同时,也意识到周浩有支持、理解他的父母,如果父母强烈要求他必须继续在北大读书,阻碍他上技校,在从北大退学后,去复读参加高考,会是什么结果?而从媒体报道看,周浩父母对其选择的尊重,也有一个艰难的过程,从最初要求他上北大,到看到他痛苦生活才逐渐转变,包括周浩自己,也是在休学、寻求转专业未果之后,再一步步转向选择技校。试想,假如这种选择,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会是怎样的纠结?就是技校的校长,如果孩子成绩可以上北大,却提出要去上技校,会爽快答应吗?现实中,完全尊重学生选择的父母几乎没有。要实现选择,可能都要经历一番痛苦的折磨、辛酸体验,最后才能看开。

这样的选择,会让人觉得“伟大”。有人说,周浩这种选择的价值,就是可以鼓励更多人,勇敢地作出这种选择。某个学生在作出类似选择时,可以以此激励自己,说服不理解的人——你看,早就有人连北大都放弃,去追求适合自己的学习生活状态——但以笔者之见,这种激励的价值不大,因为凡属于需要激励的“伟大”选择,都会让选择者付出多少不该付出的代价。可这种选择,却有另一个重要价值,就是呈现出每个个体的内心需求,推动社会从理解、尊重这种选择,到创造条件、改善环境,自由选择。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结婚要看出身,一个女孩冲出重重阻力和出身“有问题”的人谈恋爱、结婚,这被称为是伟大的爱情,而现在,这种“伟大”不存在了,因为根本就不用再看什么出身。

客观而言,“尊重选择”,多少具有某种无奈意味,各选择项之间,地位并不平等,就像现在的北大和技校,相差甚远,形成强烈的对照,而自由选择,所有的选择都是平等的,平等的地位、平等的价值。要作到自由选择,我国必须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这要求改革教育管理制度和人才评价体系。首先,要消除对教育、学校的等级管理,对于教育管理者来说,北大和技校应该是有平等地位的学校,而不是一个在金字塔尖,享有政策、资源、地位等各种优待,一个在金字塔底,如果所有类型的教育都办出一流的学校,选择上学术型学校和选择上职业学校,那就成为学习者的自由,而且可随时转学;其次,对人才的聘用、管理、使用、社会福利待遇,不能用学历评价、分层,而应该基于个体的能力、实际贡献。

我国教育的出路,在于给所有受教育者自由、多元的选择,而不是把所有受教育者纳入一个成才通道、一个成才模式。在自由选择中,没有所谓的另类选择,也没有伟大的选择,有的只是符合自己内心需要、个性兴趣的选择。何时选择北大和选择技校,成为每个学生自由的选择,何时,我国教育才会走出现在的高考焦虑、名校焦虑,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人尽其才。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