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彬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10/30 10:33:52
选择字号:
三大自主招生联盟将不复存在 自招往何处去

 

后联盟时代的自招往何处去

无论是自考与国考的关系问题,还是制度保障问题,其根本依然是如何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公平、公正地选拔出优秀的学生。

“北约”“华约”“卓越”三大自主招生联盟将不复存在。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本报记者 陈彬

9月初,教育部出台新高考改革方案,要求从2015年起高校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且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日前,“北约”“华约”“卓越”三大自主招生联盟均向媒体证实,明年以联盟形式开展的招生将不复存在。

由于教育部针对2015年自主招生的文件据称要到年底才能出台,各高校目前处于等待消息的“空白期”。同样,由于明年的自主招生要到高考后进行,对于正在备战高考的高三学生而言,同样进入了一个“空白期”。

然而,无论对于一所学校还是整个国内的高等教育来说,“空白期”并不意味着无事可做,因为人们有太多关于自主招生的问题需要思考。比如,昨天的联考模式有怎样的成败得失?后联盟时代的今天,我们的最佳替代方案是什么?在略微遥远的明天,自主招生又将走向何方?

昨天:联考的是非功过

以联盟的形式开展自主招生开始于2009年,并在两年内形成了三个最具实力的招生联盟,即所谓“北约”(含北大、北航等11所高校)、“华约”(含清华、浙大等7所高校)和“卓越联盟”(含北理工、天津大学等9所高校)。就在卓越联盟成立后不久,记者采访了某位卓越联盟高校的校长。

采访中,对于加入联盟的初衷,该校长是这样说的:“我并不赞成现在的自主招生,这只是各校为争取优质生源采取的另一种招生政策。但当时只有两个自主招生联盟,我担心一旦固化下来,可能形成二次高考,通过成立新联盟,我希望能把‘盘子’做大,如果所有学校都有了,其实就等于没有了。”

这番话至少说明,从联盟成立伊始,对这种招生方式的反思就已经开始了,而且这种反思不仅存在于联盟之外。

就在三大联盟宣布不再联合招生后不久,在一次研讨会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原上海师范大学校长杨德广明确表示,这种招生模式早该叫停。

“30多所一流名校展开‘集团作战’,将使未结盟高校被边缘化,不免令人产生一流高校垄断优质生源、造成不正当竞争之感,这对高校逐渐争取来的自主招生权会是致命危害。”杨德广说。

然而在采访中,对于这种联盟招生形式,记者听到的却并不全是否定的声音。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郑若玲认为,联考的优点是提高效率、节省成本。虽然实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教育部门不宜“一刀切”地喊停联考,应把这一决定权交给高校。改革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高校作为招生主体也在改革中不断走向成熟,完全有能力,也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招生模式。

持类似观点的并不止郑若玲一人。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一直关注着国内自主招生的进展。接受采访时,他也表示,早在解放前,类似于联盟招生的形式在国内便已经存在。单独招生要耗费大量经济和人力成本,相比之下,联盟招生除了成本低外,各高校之间还能够相互学习,从这个角度看,这种形式本身其实没有大的问题。

在程方平看来,取消联考并不能解决当前自主招生困局的核心问题。“与其说取消联考是一种解决方案,不如说是一种‘休克疗法’。大家停下来,认真反思一下,或许比一个劲儿地往前冲要好得多。”

今天:模式重要吗

反思可以一直进行,但眼下却有一个不能一直等下去的问题,那就是在三大联盟解体的当下,我们的自主招生该采取何种方式进行。

今年9月,在某次高峰论坛上,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分析了自主招生未来的走向,并提出南方科大的“631”自主招生模式很可能是教育部门会采取的一种模式。所谓“631模式”,即把自主招生放在提前批录取,大学的录取成绩是按照高考成绩占60%、大学面试成绩占30%、中学成绩占10%的做法。

事实上,近年来国内部分高校相继出台了多种自主招生模式,除“631”模式外,还包括浙江部分高校实行的“三位一体”模式,以及国内部分高校试点学院实行的“6+4”招生模式等。在未来的一段时间,这些模式都有可能成为各高校自主招生的一种选择。

“自主招生已经实施了十年多,这期间大家都有一些想法。不再以联盟形式招生后,大家也都有了按自己想法探索的空间。”采访中,天津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谷钰如是说。

谷钰表示,至少在现阶段高考依然会是各校选拔人才的主要依据。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自主招生,其方向肯定是寻找有学科特长和特殊潜质的学生。“我们不论如何选择都脱离不了高考,但大家都在探索不同模式。”

在模式探索的问题上,程方平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在制度建设过程中,有些因素不一定占大部分,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程方平说,以“631”模式为例,当决定学生命运的成绩有40%的灵活性时,如何更公平、公正,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会的规范,其实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要知道,即使是高考成绩占100%的时代,依然不能保证完全的公平和公正。

在程方平看来,目前阶段的自主招生制度建设漏洞太多。如果制度建设跟不上,无论哪种模式的选择其实都有可能给自主招生,乃至于整个招生制度带来负面影响。“我们需要解决一些根本性问题。”

那么程方平口中的“根本性问题”指的是什么呢?

明天:回到根本

在分析自主招生联盟短时间内“夭折”的原因时,程方平给出了两个答案。除了缺乏制度保障外,他认为,首要问题是没有处理好自考与国考之间的关系。“自主招生怎么和国考配合,而不是将其变成第二次高考,这个问题没有解决。”

提及未来自主招生将要面临的主要问题,很多人其实都谈到了自主招生与高考的共存问题。比如谷钰就曾直言,未来自主招生考核的体系需要涉及哪些方面,这些方面与和高考分数之间又存在怎样的关系,这是最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高考是必须要有的,而学校考核分数和高考分数之间如何去权衡,这种关系不处理好,未来的自主招生将面临相当大的困难。”

事实上,无论是自考与国考的关系问题,还是制度保障问题,其根本依然是如何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公平、公正地选拔出优秀的学生。

“任何改革都要回到根本去考虑问题,如果不能做到,改革就没有意义,甚至是反向的,而我们的根本是什么呢?”程方平问道。

应该说,在高校自主招生的过程中,很多问题其实并不存在于技术方面,比如有经验的老师和学生聊一聊天,就会对学生的家庭背景有一个最直接的了解,但其前提是教师有诚信体系的保障。而这恰恰是公众质疑最多的地方,现在的制度体系还不足以让公众坚信其可以保障自身的权利。

“从这个角度上说,自主招生改革的重点或许并不在于招生制度本身,而在制度以外的一些内容。”程方平说,考试技术本身其实并不难解决,但在目前国内法制环境并不是十分健全的情况下,我们反倒应该回归到最原始状态,从基点出发,在维护最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进行新的扩展。

事实上,近年来程方平一直在呼吁专门的考试法的出台。“作为一个国家的考试制度,我们要保证其合理性,既要有论证,也要有好的法律依据。考试法就要从根本上考虑问题。”程方平说,我们的改革都是在出新,但在本质上却没有原则性的改变。要知道,并不是只要是新的就是好的,“隔靴搔痒”式的改革是没有意义的。

记者手记

“朝令夕改”为哪般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持续十多年的自主招生政策,恐怕“变”字会得到很多人的认同。

从2003年至今,自主招生政策几乎每年都会有一些新的变化,从笔试联考到校长实名推荐,从向农村生源倾斜再到取消联考……作为全国性的政策,自主招生在实施的初期进行一些政策调整无疑是必要的,但是太过频繁的调整会在客观上干扰高校招生,甚至干扰中学生正常的备考。事实上,在记者接触的高中教师中,很多教师对于自主招生政策的朝令夕改颇多抱怨。

自主招生政策的频繁调整,一方面说明过相关部门对于自主招生的重视,但同时也反映出其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某些问题。采访中,郑若玲也表示:“自主招生政策的‘朝令夕改’反映出改革过程中的不成熟与不完善,但教育主管部门没有一个统一的指导思想也是原因之一。”

事实上,自主招生政策强调更多的是“自主”二字,从这一层面上说,教育主管部门不宜大事小事“一把抓”,而应将自主招生的实施权下放到高校,对于具体政策的调整更是完全可以交由高校自主解决,这其实也是提升高校自主权的一种具体表现。但正如郑若玲所说,这一切的大前提是教育主管部门要有一个明晰的整体思路,“抓大放小”才能实现对全局的统筹。

然而,遗憾的是,现实却恰恰相反:教育主管部门“一把抓”的同时,在指导思想上也没有明确的思路。由此,自主招生政策的“年年新变化”也就不难理解了。而要改变这一现状,给自主招生一个稳定的政策空间和环境,政府部门还需要作更多转变。(陈彬)

《中国科学报》 (2014-10-30 第5版 大学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