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黄辛)近日,由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山东大学等6家单位共同承担的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高温高密核物质形态研究”正式启动。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马余刚任首席科学家。
相对论重离子碰撞是研究物质在极端高温度和极端高密度极限时结构和形态的科学,它与粒子物理、核天体物理和宇观物理等紧密相关,是重大基础科学前沿与高技术相结合的制高点。
在相对论能区原子核的对撞实验中,形成了一个类似宇宙大爆炸初期的极端高温、高密的物质环境,是研究物质起源、夸克—胶子新物质形态、强相互作用相变、核子深层次的结构、寻找反物质和奇特粒子态的理想场所。
马余刚表示,该项目将围绕研究和探索QCD相图的相结构和相边界;研究夸克物质的能量损失机制和强耦合特征;寻找奇异夸克物质、奇特粒子态、反物质共振态等稀有新物质形态和深入理解核子的内部结构特征等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
据悉,该研究团队目前将依靠美国RHIC-STAR装置和兰州冷却储存环(CSR)大科学工程的综合束流条件以及多年来以STAR中国合作组为主研发建设的STAR-大型飞行时间探测器、缪子望远镜等有特色的实验探测设备,开展若干有重要科学价值的研究内容,如寻找QCD相变的临界点,对夸克—胶子等离子体新物质形态的性质进行定量研究,完善喷注层析理论和强耦合理论描述,寻找若干理论上预言的奇特粒子态等前沿科学问题。
《中国科学报》 (2014-01-30 第4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