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艘水下考古船“中国考古01” (资料图)
据国家文物局官网消息,1月24日上午,由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水下考古船“中国考古01”号在重庆举行了下水仪式。该船船体总长56米,水线长53米,型宽10.8米,型深4.8米,设计排水量900吨,采用全电力推进动力方式,船体造价达6000多万元,如果加上后续专业设备的装配,总的造价将达到8000多万元。
亮点:能续航30天 抗八级风浪
据东风公司造船项目经理苟元君和中船重工701研究所相关负责人左文铿介绍,“中国考古01号”拥有以下三大特点:
设备齐全能续航30天。“这艘考古船上的设备是一般民用船的两倍。”苟元君介绍道,“中国考古01号”不仅设有厨房、餐厅、出水文物保护实验室等,船上的两个食品间,可以完全满足30天续航的需求。即考古船在海上连续航行30天,也不用担心食物和饮用水短缺。
稳定性强抗八级风浪。这艘船的吨位虽然只有950吨,却能抵御8级风浪袭击。时速为12海里,最远能航行到距海岸线200公里的海域进行工作,在全速状态下9小时内就可返回海港之内。为增加船的稳定性,船的重心被降低。除此之外,还专门设置了能让船更加平稳的减摇水舱。当船在海里航行时,减摇水舱可以自动根据船只摆动幅度和摇摆周期进行调节,让船在风浪中更加平稳。
空气隔离舱保护文物。“中国考古01号”主要停留在考古所在水域的水面进行工作,更像一艘科考船。据左文铿介绍,船上配备有勘探设备,在海上勘探到海下文物遗存时,船停在海面上,考古工作者潜入水下工作。船上有液压折臂吊,专门用来打捞文物。它可以像手臂一样伸出船舷,将海底的文物直接吊上船。左文铿说,船上有两个特别的船舱,即空气隔离舱和减压舱。“深海中的文物与空气隔绝,为了更好的存放它们,船上专门设置了空气隔离舱。减压舱则可以帮助潜水的考古人员缓解水下压力造成的血压舒张。”
首航:或赴南海寻找郑和遗存
重庆长航东风船舶工业公司工艺质检室主任李名毅介绍,“中国考古01号”船在唐家沱下水后,将被拖到南京装载物资,然后开到上海在海上试航,交船后将开赴南沙群岛执行首趟考古任务。
1987年前后,我国就开始了水下考古,2009年国家文物局成立了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担全国水下文化遗产项目和水下考古项目的相关工作。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技术装备部主任宋建忠认为,“考古船的投入使用将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向前推进一大步。 ”据专家透露,考古船第一次打捞可能将赴南海流域,找寻郑和下西洋航线的遗存。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