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瑜 秦洋 来源:工人日报 发布时间:2013-9-15 13:16:24
选择字号:
“读书无用论”重袭 高校教育难满足就业
 
编者按
 
“新读书无用论”背后折射的不是简单的教育问题,而是复杂的经济、社会和文化问题,是科学发展问题。反向倒推,当前社会环境下暴露出的种种问题,不少恰是学校教育、公民教育和家庭教育失语的综合表现,也与当事人缺乏科学学习和全面提升自我的经历相关。与公民旅游文明素养的缺乏、极端社会暴戾之气的蔓延、网络道德秩序和法律底线的丧失等问题相通之处在于,“读书无用论”的弥漫,也正是公民素养严重缺失的表现,背后是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彰显。
 
因此,首先应承认,若不掌握面向就业的技能和本领,很难养活自己,更不要奢谈发展。其次,有一点应成共识:培养科学读书习惯,提高公民素养和人文情怀,以推动公民个人和社会健康发展,必须依靠科学系统的全民教育体系,而背后则需要制度的改良和观念的创新。
 
9月初,媒体报道,成都女孩玲玲考上大学本科,父亲虽有钱供她读书,但认为“上大学无用”而拒绝提供学费和生活费,这位父亲有关“读大学是注定失败的投资,捡垃圾都比读书强”的言论引发网友热议。
 
随后,一项上万名网友参与的网络专题调查显示,7成网友认为,“读大学不是唯一出路,在哪里都可以学习”。有网友和媒体认为,新“读书无用论”观点正在卷土重来。读书真的没用么?上大学真是一项投入与产出严重不成比例的“失败”投资?经济社会越发展就越不需要读书学习?等等问题,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
 
“ 读书无用论 ” 幽灵归来
 
调查显示,新一波“读书无用论”有向社会基层蔓延之势。从最新的成都父亲拒绝供女儿上大学事件,到之前媒体报道,“12岁男孩当婚礼主持人,母亲说只要有丰厚的收入,学习怎么样不重要”,再到“妈妈逼女儿休学参加红楼梦选秀,自称演丫环都值”之类新闻,都是这一心态的表现。
 
“读书无用论”并非新鲜论调。早在30多年前的“文革”期间就曾出现。上世纪90年代初,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引入时也曾流行。最近十年,随着市场经济日渐深入,高校扩招和教育模式弊病日益显现,就业形势日趋紧张,这一论调卷土重来。
 
民众从投资角度衡量教育,得出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的结论,并非空穴来风。现实中,子女教育成本的确在全面走高。以北京市为例,近期名为“中国十大城市生育成本排行榜”的网贴引发热议。该排行榜显示,北京市生育成本是276万元,全国排名第一。按家庭年收入12万元计算,夫妻二人不吃不喝工作20年以上才能负担。生育成本中,教育投入约180万元,占总花费三分之二左右。该排行榜未必权威,但从引起的共鸣可以看出,大城市的子女教育负担越来越重。
 
大学教育费用涨速迅猛。新华社一项调查显示,大学学费10年上涨20倍,而同期国民收入增长不到4倍。另有数据显示,一个本科生培养成本相当于一个农民35年纯收入。政协委员孙继业直言不讳,我国教育花费已“跻身世界学费最昂贵国家之列”。
 
高昂教育成本之下是严峻的就业形势。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日益增多,就业日益艰难。2013年全国更是创纪录涌现699万高校毕业生,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
 
大学生薪金赶不上农民工,所学专业与从事职业脱节问题显现。2013年《中国蓝皮书》中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研究报告称,约1/3毕业生从事与所学专业无关工作,部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不到30%。极端例子是,仅约1/6的医学专业毕业生从事医疗工作。
 
学校教育之外,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对读书学习也日趋“实用主义”,功利性阅读学习的倾向正悄然形成。
 
据新华网报道,在全国有限的人均购书中,八成是课本教材和考试辅导类书籍。很多出版企业将这些实用类出版物作为重要利润点。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于友先指出,这种功利性阅读的泛滥将成为国民阅读的“敌人”。
 
功利价值观作祟
 
简单用投入和产出比来衡量学校教育的价值,做出“读书无用”的判断,并不全面。业内专家表示,除了培养技能,读书和上大学还应强调文化素养和精神层面的提升,这些价值很难通过经济投资和回报的标准衡量。
 
调查发现,影响这一“功利”选择的首要诱因是高校教育无法满足就业市场需求。高校教育模式的畸形发展,造成学校培养理念、模式与市场需求产生结构性错位。最近十多年高校扩招政策弊病全面显现。各地校园面积扩张和学生规模成倍增加背后,是教育质量下降和人才趋于“散养”。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培育模式僵化、理念保守、管理失效,加之缺少科学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等,造成毕业生能力和水平日益贬值,无法满足就业市场需求。
 
与高校培养模式和理念严重滞后相伴随的是,社会功利和浮躁心态的渗透和蔓延,都影响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乃至社会教育,成为促使民众过度从“经济学”角度考虑投入产出比的重要原因。
 
这样的价值观影响下,不少人认为上大学或读书只是为了找个更好的工作,找不到好工作还不如不读。同时成功就是出人头地和“名利兼收”,与读书多少没有关系的准则也左右着一些民众的行为选择。
 
社会教育学者、“全国十佳中学校长”郭簃对工人日报记者表示,社会价值观异化和公民素养的缺失成为“新读书无用论”流行的重要原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集体失语,成为功利导向价值观泛滥的核心诱因。
 
记者调查发现,公民教育体系中对公民素养教育和科学价值观的培养严重缺失。一个重要指标为国民年阅读量明显下降。今年4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第10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4.9%,与1999年60.4%的阅读率相比,国民阅读状况总体呈倒退趋势。这与经济发展态势形成鲜明对比。
 
2012年成年人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4.39本,扣除教科书,平均每人一年读不到1本书,远低于韩日等国。国际阅读率比较研究显示,韩国国民人均年阅读量约为11本,法国和日本均在8~9本之间。
 
有媒体称,年人均读书如此之少,与我国身为传统礼仪之邦和文明国度的地位极不相符,可见公民文化素养和社会文明风尚亟待提高。
 
教育细分与观念创新同行
 
调查显示,各行业和职业对教育需求呈多元态势。高校教育培养模式细分势在必行。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应强认为,综合型大学要继续关注高等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而职业性更强的、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院校,应重视学生的实际技能训练。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馆员刘佳认为,应对高等教育进行分类分层,合理设置专业,建立双轨制高等教育体系。
 
“从教育理念到教学内容上缺乏分层,是造成很多人上大学赔本的最主要原因。”刘佳说,要想改变一些人读书无用观点,高等教育必须建立精英教育与大众职业教育并存的双轨制教育体系,才能满足社会各阶层需求。从目标划分,精英教育以理论教学为主,培养研究型人才;职业教育以训练操作能力为主,培养实践型人才。
 
与此相伴随的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对于价值观的修正和引导同样重要。
 
郭簃表示,学校教育的细分固然重要,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还应结合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进一步修正功利导向的价值观和成功观,建立个人家庭的科学幸福观,培养健康的公民素养。而这需要覆盖全民的终生教育体系,包括承载大众教育功能的媒体,也应承担相应社会责任。
 
如此看来,理念创新和全民终生教育体系的建立完善显得尤为重要。当务之急,应尽快培养民众“科学”阅读学习习惯。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教授指出,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当前许多国家已把全民阅读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
 
从这个角度讲,当事人玲玲的话一语中的,“我非常爱读书,喜欢泡在图书馆里。书本打开了我的眼界,提高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读大学,才能让自己更有修养、更有层次,大学是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
 
玲玲说,不想成为只会做小生意的农村人,不想过父亲那样的生活,“思想封闭,眼界和层次低,没有任何精神追求。”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