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辛 冯丽妃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8-13 8:48:32
选择字号:
胡金波:做好有机氟研究的“国家队”

胡金波(右一)与研究生讨论工作。
 
■本报记者 黄辛 冯丽妃
 
如果说中国科学院代表着中国科学的“国家队”,那么中国科学院有机氟化学重点实验室(简称实验室)就是我国氟化学研究的“国家队”。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今,实验室的科研人员一面用一项项应用成果满足着国内需求,另一方面他们用一个个在全球产生广泛影响的基础研究成果推动者世界氟化学的发展,并被国际化学界称为“上海氟化学”。
 
“未来,我们的定位是面向世界科学前沿、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建成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一体的氟化学研究中心和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使我们实验室成为世界有机氟化学重要研究中心之一。”近期,该实验室主任胡金波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
 
百花齐放,创新为先
 
立足国需,开拓创新,从成立之日起,实验室就一直把满足国家社会需求放在首位,并不断推动着我国有机氟化学学科的发展。
 
上世纪50年代,实验室老一辈科学家黄耀曾、黄维垣、蒋锡蘷、陈庆云等人白手起家,为“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事业研制出各种含氟油脂和氟塑料。。
 
目前,实验室已成为国内氟化学基础和应用研究的重要基地,而创新依然是他们心中所坚守的首个信条。
 
实验室已建立起13个核心课题组,所涉范围包括新型氟化学试剂、反应及相关机理研究;含氟功能材料分子和含氟生物活性分子的制备及应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我国氟产业发展的含氟功能物质的小批量制备及功能化应用研究等多个方面。
 
现在,实验室研制的氟橡胶已经列入大飞机专项;在全球开创性地发现制备第四代先进核能技术——钍基熔盐堆所需的氟化熔盐的新方法。
 
“现在,整个有机氟化学团队的研究氛围良好,大家团结向上、百花齐放。”胡金波的微笑中流露着对这个团队的自豪。
 
面向世界,兼顾应用
 
目前,实验室已走出3位中国科学院院院士、14位研究员,汇聚了老中青三代科学家,推动着为我国氟化学学科的发展。
 
同时,“上海氟化学”已成为全球氟化学研究领域的一支“生力军”,在国际氟化学领域拥有一定话语权。卿凤翎和胡金波两人均是国际氟化学执行委员会委员、国际期刊《氟化学》编委、国际莫瓦桑氟化学奖评选委员会委员。此外,在国际氟化学的讲坛上,随处可见“上海氟化学”的身影。
 
胡金波表示,实验室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建设成国际一流的有机氟化学和氟材料研究中心。
 
而在兼顾前瞻性、基础性研究的同时,让创新成果落地也是该实验室重要目标。
 
萤石是氟化工的关键原料。我国的萤石基础储量占全球近1/3。但是,目前我国氟化工产业的发展却落后于发达国家。
 
“其实国内也有实验室技术,但工业化放大和后加工一直没有衔接好,由此导致我们在高端氟产品方面的落后。”胡金波说。他希望未来在研究部门和产业部门之间建立纽带,促进创新转移转化。
 
传承老一辈科学精神
 
“做研究工作最让人觉得可惜的是学术论文发表之后,没过几年就成了历史角落里的东西。要让一项科研成果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能够产生广泛持久的学术影响力和应用价值,就需要好好选题,长期坚持、脚踏实地做出一项优秀成果。”在胡金波看来,对于这一点,实验室老一辈科学家们已经为年轻一代树立了榜样。
 
例如,上世纪80年代初由黄维垣首次发现的“亚磺化脱卤反应”至今仍被国际上多个实验室和企业应用。
 
胡金波认为,老一辈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之所以历久弥新,因为他们当年做研究工作既不是为了发表文章去做,也不是跟着别人去做。他们是基于“任务带学科,学科促任务”,平心静气地做研究,他们在做研究工作时采用简单易得的原料,并能发现全新的方法合成得到非常有用的产物,这样的研究成果必定能够得到广泛使用并且经久不衰。
 
“科研要有创新,也要有传承。我们应该学习和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因为科学只有扎根沃土,才会枝叶葳蕤。”胡金波说。
 
《中国科学报》 (2013-08-13 第8版 平台)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珠穆朗玛峰因何成为世界最高 极目卫星团队在伽马暴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实践十九号卫星成功发射 他们的15年“铸剑”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