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静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布时间:2013-7-5 15:01:22
选择字号:
海归数量大精英少 顶尖人才流失严重存隐忧

 

今年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上,一组数字颇为引人关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留学人员回国总数已达到109万人,其中,近5年回国的达到近80万人,接近前30年的3倍。
 
数字背后还有隐忧
 
虽然回国的海归人数节节攀升,但我们还需要冷静思考这些数字没有反映出的问题。回国的海归大军,他们的学科背景、知识结构和科研能力的比例是否也同样值得欣喜?这才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
 
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发布的《万名留学人员回国就业报告(2012)》指出,目前我国回国就业海归的学位比例为:博士∶硕士∶学士=1∶8∶1。他们在国外留学的时间平均为1.9年,其中硕士学位留学回国就业人员在国(境)外留学的时间为1.5年,博士学位为3.8年。留学回国就业人员中,约一半为国外1年期硕士学位项目研究生。
 
然而,获得博士学位又有相应研究或其他工作经历的高层次留学人才的回国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的负责人也指出:“我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居世界首位,其中科学和工程领域滞留率平均达到87%。”也就是说在回国的海归中,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比例很低,人才结构不合理。
 
去精英化不是低端化
 
虽然回国的海归数量和比例总体上在增加,但是这不能掩盖一个严峻的事实:数量大不代表质量优,海归的真实能力良莠不齐。我们只有正视这个现象,才能防止对最大回国潮过分乐观。
 
目前流行的一种观点是海归已经实现了“去精英化”的过程,多数海归没有超群的能力,也没必要对海归抱有太高的期望。海归已经今非昔比,不再是“稀有物种”,有些海归的竞争力甚至比不上国内的毕业生。这的确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不能意味着这种现象合理或者有益。
 
海归的去精英化不应该沦为整体低端化。政府和企业针对海归制定的扶持政策和措施不是“免费午餐”,并非凡是拥有海归头衔的人都能够享受。国际上的竞争核心是人才竞争,我国现阶段紧要的任务是提高科学和工程领域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回国的比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只有庞大的海归数量,而没有合理的高端顶尖的海归人才比例,那么不管回国潮多大,人才层次都是不合理的。
 
提升高端人才回国比例是当务之急
 
专家指出高端人才回国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外的科研条件更优越,更容易做出科研成果;学术环境和制度等多方面的因素也起到很大作用。很多致力于科研的高端留学人才更青睐国外开放、严谨的学术环境,国内出现的一些学术造假丑闻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他们回国的热情。另外,学术和行政不分的运行机制也是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通病,导致想专心做学术的人才被一些制度限制,学术自由有限,而且容易因为行政上的事务和程序损耗大量精力。因此,为高端海外留学人才回国创造条件,这才是现阶段我国人才引进策略的当务之急。 (原标题《冷看海归人才的多层次化》)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