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洋 李华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7-4 8:32:57
选择字号:
走进中国首所“北极高校”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赵进平在北极进行科学考察。
 

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吴德星(右)与极地办主任曲探宙(左)在共建极地海洋过程与全球海洋变化重点实验室协议书上签字。
 
■本报记者 廖洋 通讯员 李华昌
 
在6月3日~6月5日召开的第16届北极大学理事会会议上,中国海洋大学以全票通过答辩,成为北极大学的准成员,也成为了我国首个加盟北极大学的高校。而中国也刚刚于之前召开的北极理事会第八次部长级会议上正式成为北极理事会永久观察员国。
 
北极,这片冰冷的海域,以其丰富的资源、对气候的重要影响和独特的战略位置,日益成为当下国际社会关注的“热海”。中国在地缘上虽然不属于北极国家,但北极与国家的战略利益和长远发展密切相关。作为中国首所“北极高校”,中国海洋大学理应为国家的极地战略作出自己的贡献。
 
极地科学考察,海大人勇当先锋
 
中国海洋大学作为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显著特色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院校,在国内最早开展了北极研究。中国第一次南极考察的75位科学家中,有一半以上是中国海洋大学毕业生,中国第一个登上南极的科学家董兆乾,中国第一个徒步考察南极的科学家蒋家伦,以及中国第一个南北两极都登上的科学家赵进平,同样来自于海大。
 
中国海洋大学是国家北极科学研究人才的摇篮,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北极科学研究的高级人才,每年都能取得大量研究成果。中国海洋大学的科学家们参加了迄今为止的所有北极考察,海大在北极物理海洋学、大气物理学、海冰物理学、遥感物理学、海洋生物学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研究实力,并正在形成具有鲜明特点和强大创新能力的群体。在国际合作的层面,学校与美国、加拿大、挪威、俄罗斯有关科研院所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同时,学校还正在积极介入与瑞典、芬兰和冰岛的合作。中国海洋大学于2012年在北欧海布放了一个大型海气耦合浮标,形成了对北欧海的强大实时观测能力。
 
中国海洋大学与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于2007年7月签署协议共建的“极地海洋过程与全球海洋变化重点实验室”是北极研究的领军力量。赵进平任实验室主任,极地海洋过程与全球海洋变化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目标是针对两极变化对全球海洋变化的深刻影响,建设一支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专业研究队伍,在极地物理海洋学、极地海洋生态过程、极地生物光学、极地海洋遥感、极地海冰气相互作用、全球海平面变化以及与极地过程有关的全球海洋变化等方向形成有特色的研究实力,成为我国在这些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并逐渐成为国际北极研究的骨干力量之一。该实验室将针对极地领域的国家需求,积极参加我国的极地考察与研究工作,广泛开展国际合作,拓展研究领域,推进极地科学研究的发展和科研水平的提升。通过研究工作,加强对研究生和博士后的培养,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的极地科学研究人才。
 
中国海洋大学师生还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北极科普文化活动,宣传北极科学文化知识,增进师生们对北极的认识。例如,学校海洋环境学院举办了海洋极地文化周、极地科考讲座、海洋极地知识竞赛、“风雪飘舞”极地展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寓教于乐,效果良好。
 
极地政策研究,海大人成果丰硕
 
中国海洋大学也一直在积极参与着极地法律、政治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同样是在2007年,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教授刘惠荣受国家海洋局委托,主持我国首个北极战略研究专项的子课题“国际北极法律对我国极地开发与科考的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最终提交了近30多万字的研究报告和70多万字的我国第一部有关北极的专题法律法规汇编。研究报告中,关于我国极地战略,特别是国际法视角下开展国际合作的策略成为我国极地考察“十二五”发展规划相关部分的重要参考。此后,刘惠荣又主持了我国首个有关北极法律问题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海洋法视角下的北极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极地战略研究基金重大课题“北极考察与开发区域合作机制研究”、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专项课题“保障和拓展我国北极权益的法律途径研究”、国家海洋局委托“南极生物勘探的法律规制与我国相关战略研究”等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刘惠荣同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科版合作,创建了“极地问题研究专栏”,迄今已持续四年时间,发表了数十篇论文,其中由她发表的论文“国际法视野下的北极环境法律问题研究”入选我国北极科考25周年25篇代表性论文,是其中两篇社科类论文之一。
 
此外,刘惠荣以课题为平台,探索形成了符合社会科学研究规律的“纵横结合、分工明确、双层运行”的工作机制和“责任到人、定时定量、严格要求”的管理模式,并形成了一支以她和郭培清教授为带头人,以一批横跨国际法、国际政治、公共管理学科的青年副教授、讲师为核心力量,以数十名有学术志愿和研究能力的各学科博士生和硕士生为助研的团队。
 
目前,中国海洋大学极地法律与政治研究所与北京的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上海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战略研究室、国际问题研究院、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的相关研究机构遥相呼应,形成中国极地社科研究的3个中心,也是国家拟定极地政策战略倚重的主要智库之一,相关成果已经引起国内外学界的高度重视。
 
加盟北极大学,海大人抢抓机遇
 
北极大学是一个主要由北极国家大学和研究组织共同组建的大学联盟,在北极理事会领导和支持下于2001年6月成立。多年来,北极大学致力于北极研究与教育,其目标是通过合作研究,推动环北极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原居民文化的保护。
 
目前北极大学的成员共包括两类:一类是正式成员,来自北极八国;另一类是准成员,来自非北极国家或地区。北极大学的主题专题网络涵盖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包括北极法律、北极治理、北极地缘政治与安全、北极海岸带和海洋事务、北极可持续发展、北极环境影响评价等。
 
北极大学为成员单位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生交流机会,包括互认学分和授予学位的校际留学计划、“南方学生”到北极体验的north2north和GoNorth计划等,还设有成员单位之间的教师资源交换计划,并鼓励成员单位之间共享研究信息的资源。总之,成员之间享有充分的研究和教学资源交流机会。因为这些便利和优势,越来越多的国家申请成为北极大学联盟成员。
 
我国作为非北极国家,缺乏参与北极事务的平台和支点,北极大学无疑为我国提供了良好机会。中国海洋大学成为北极大学准成员,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拓展学校北极研究特色学科的发展空间,开展更多北极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北极国家的研究资源为我国北极事务培养后备人才,进一步提升学校北极研究水平以及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另一方面可作为我国学界参与北极事务的又一个平台和支点,有利于多渠道实施我国政府“十二五”极地考察规划中提出的加强在北极地区“实质性存在”的战略方针,更多角度地参与北极治理,还有利于我国通过学术外交,提高中国在北极的国际话语权。
 
服务国家战略,海大人任重道远
 
《中国极地考察“十二五”发展规划》勾画出了我国未来极地考察事业的蓝图。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深入开展极地战略研究,指导极地考察工作沿着科学、有序的方向发展;开展极地关键地区的环境综合考察,加强极地气候与环境变化监测,进一步加深对南北极地区的科学认识;继续加强极地考察能力建设,促进高新技术应用,建立极地科考船队、航空保障与应急体系,进一步增强极地考察综合实力;广泛参与国际极地事务,维护极地领域的国际法律制度,更加有效地维护国家极地权益。
 
中国成为北极理事会正式观察员国后,将以“合法身份”在北极事务中拥有更大发言权,扮演更重要角色。此外,中国还将在北极科考、气候研究以及航线开发等方面拥有更大的运作空间。目前中国对北极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科学考察领域,暂时还没有涉及对资源、能源的勘探和开发,在航线开发方面的参与也不多。如果未来北极航线能够常年通航,对于中国将有重要意义。
 
毋庸置疑,北极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国家对于北极的关注和研究也将持续下去。面对机遇和挑战,海大人任重而道远。
 
《中国科学报》 (2013-07-04 第7版 理论)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珠穆朗玛峰因何成为世界最高 极目卫星团队在伽马暴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实践十九号卫星成功发射 科学网APP论文&基金最新活动来了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