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6-26 8:47:33
选择字号:
海洋资源:加强保护方可持续利用
东方科技论坛研讨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基础
 
■本报记者 黄辛
 
近年来,海洋资源利用和海洋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引人关注。日前,以“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基础”为主题的东方科技论坛在沪举行。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德炉表示,只有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才能真正实现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
 
海洋和渔业专家认为,海洋生态既受自然因素影响,也受人类活动,特别是不合理、超强度的开发利用影响;同时,不当利用海洋环境空间也会导致海域污染和生态恶化。例如,对沿海湿地的围垦必然改变海岸形态,降低海岸线曲折度,危及红树林等生物资源,造成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
 
“我国近海海洋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是极大的。”潘德炉说,目前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压力激增。全世界约3/4的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和人口都集中在距海岸线100公里左右的沿海地带,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发达的大都市连绵区、经济密集地带都分布在沿海区域。
 
近年来,陆源入海排污口普遍超标排放,超标排污口比率均大于50%,主要超标污染物多年来基本不变,依次为COD、悬浮物、氨氮和磷酸盐。2012年监测的435个入海排污口污水排海总量约322亿吨,污染物入海总量为214万吨。
 
受海洋开发利用活动影响,我国自然岸线的比例缩减,人工岸线比例增加,重要海湾水域面积缩减。全国人工岸线的比例已达到58%,沿海省、市(自治区)中,上海、天津、江苏的岸线人工化程度高,人工岸线比例分别达到100%、100%和97.64%,海南省自然岸线比例最高,为67.29%。
 
海岸带是陆域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之间的缓冲带,也是我国开发活动最为集中、经济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带。受岸线自然属性的制约和围填海、海岸带地质灾害及陆源排污、海岸侵蚀等影响,我国海岸带生态系统十分脆弱。2009年,我国脆弱岸线总长度达14344公里,约占岸线总长度的80%,其中局部呈高脆弱性,杭州湾以北绝大部分岸段处于海岸带高脆弱区和中脆弱区。
 
专家认为,我国近海海域污染严重,严重污染海域分布在我国辽河流域、海河流域、黄河流域、淮河流域、长江流域及珠江流域的入海河口海域,水域污染的主要因子是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自2004年以来,连续6年的评价结果显示:我国近岸海域的生态健康总体形势是生态系统处于高风险、强压力下的暂时稳定状态,我国大亚湾、闽东沿岸等主要海湾生态系统均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导致海湾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较差的主要原因是水体氮磷比失衡,富营养化程度高,部分生物体重金属和石油烃残留水平偏高,围填海压力增大、栖息地环境受损加剧,渔业资源下降,生物群落结构稳定性较差,生物多样性整体上呈中等或较差水平。
 
滨海湿地是我国近岸海洋生态健康维护的关键区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区域,也是海洋生物资源集中分布的区域,是渔业资源养护、陆源污染物降解、应对气候变化和抵御自然灾害的关键区域。
 
我国大陆沿岸珊瑚礁主要分布区——广东徐闻和大亚湾珊瑚礁也出现了明显的退化现象。
 
与会院士专家呼吁,我国应进一步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技术储备,加大海洋保护区网络建设投入,逐步建立完善海洋生态监测与评价体系,从而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中国科学报》 (2013-06-26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星链卫星让射电望远镜“失明”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的十大注意事项
我国卫星数据通信方式迎来重大变革 固体核磁共振新进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