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春生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3-14 12:25:35
选择字号:
科技推动高粱产业跨越发展
——访高粱育种专家张福耀

 
专家档案
 
张福耀,现任山西省农科院高粱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研究员,国家高粱产业技术体系高粱育种研究室主任、岗位专家,山西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从事高粱育种研究36年,先后主持育成酿造高粱、饲草高粱新品种20多个,发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研究论文110余篇,其中SCI收录两篇。获得国家发明奖三等奖1项,山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并获得山西省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等称号。
 
■ 本报记者 程春生
 
在高粱“火红”的年代,我国高粱年种植面积一亿多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曾为粮食增产作出过巨大贡献的高粱退出了餐桌,种植面积随之锐减,近年种植面积不到1000万亩。因此,调整高粱育种方向已成为高粱科学家们面临的挑战。为了解高粱研究与产业发展现状,《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了张福耀研究员。
 
《中国科学报》:你在我国高粱研究领域拼搏30多年,经历了高粱产业的几度起落,现在高粱产业又出现逐渐兴起的势头,作为一名高粱育种工作者又该如何应对?
 
张福耀:高粱酿酒、酿醋是我国的传统产业,国内粒用高粱85%用于酿造业,目前高粱的产量与需求量相差甚远,市场空间很大。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饲草高粱发展前景也十分广阔,而且饲草高粱杂种优势强,抗逆性好,适应范围广,具有巨大开发潜力。作为高粱育种工作者,应瞄准市场,调整高粱育种方向,优化高粱栽培技术,用科技推动高粱产业的健康发展。
 
《中国科学报》:你是农业部高粱产业技术体系高粱育种研究室主任、岗位专家,也是高粱育种领域的领军人,请你介绍一下高粱育种、栽培和生产上有哪些技术创新和突破?
 
张福耀:“十一五”期间,我主持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解决了多项高产、优质高粱种质资源的创新和高效育种的关键技术问题,获得高淀粉酿酒专用高粱新种质和不同抗性资源及特异育种材料32份。利用常规育种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新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选育出高产、多抗、高淀粉酿酒专用高粱新品种24个,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解决了我国高粱品种综合抗性差、淀粉含量低和栽培技术落后等问题。
 
技术创新方面,主要有两个突破。一是完成了高淀粉高粱“三系”配套,选育的新品种籽粒淀粉含量显著提高。我们选育的新品种淀粉含量最高的达到78.09%,平均淀粉含量达到75.16%,比目前推广品种(“九五”“十五”育成推广品种)平均淀粉含量70.35%提高4.81个百分点,短期内把籽粒淀粉含量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这是国内外高粱育种界前所未有的。二是“三系”选育水平走到了国际前列。目前我们选育的“三系”材料在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等方面已超过了国外“三系”,高粱杂交种的丰产性能明显高于国外品种。
 
同时在高粱栽培研究领域也攻克了多项难关。组装、集成了多项高粱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大大降低了高粱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产量和效益。通过研究还建立了再生高粱栽培技术体系,是解决西南高粱栽培中一季有余,两季不足,光热资源利用率低的关键技术,大幅度提高了西南地区的高粱生产水平,使西南地区高粱亩产提高36.6%。
 
为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课题组实施推进了产、学、研结合,公司+基地+农户,产、供、销一条龙等产业化模式,与汾酒、茅台等名酒企业联合建立高淀粉酿造专用高粱基地60余万亩,满足了企业的酿造需求,有效提升了我国高粱产业化水平。培育的高淀粉酿造高粱新品种在全国累计推广1000余万亩,基本实现了我国高粱主产区高粱品种的更新换代。
 
《中国科学报》:据说高粱种植实现机械化的难度非常大,开展这方面研究攻关,有哪些突破与进展?
 
张福耀: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进入新的转型期,劳动力成本逐年提高,农民对机械化栽培高粱的渴求与日俱增,但目前推广的品种基本不适宜机械化栽培,严重制约了高粱机械化生产的发展。“十二五”期间,国家高粱产业技术体系把适宜机械化栽培高粱新品种选育列入体系重点任务,山西省农科院高粱研究所在适宜机械化栽培高粱新品种选育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已育成3个株高150厘米左右、叶片窄小、株型紧凑耐密植、穗柄稍长、穗中紧的适宜机械化收获新品种。同时成功研究出高粱单粒播种机,实现了高粱单粒点播不间苗、化学除草、机械收获的高粱全程机械化栽培,农机、农艺结合,彻底改变了传统的高粱栽培模式。
 
《中国科学报》:今后要进一步做大做强高粱产业,你有什么建议?
 
张福耀:要使高粱生产迈上一个新台阶,首先要加大高粱生产规模化、基地化、集约化发展力度,加快建设一批科技推广和现代生产基地。
 
还要继续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的高粱产业化服务体系,搞好全程技术服务。另外要加大生产技术示范投入,尤其是要对机械化栽培高粱技术推广进行补贴扶持。
 
改变高粱生产是粮食生产的观念,充分认识高粱在我国酿造业中的支撑地位,把高粱生产和酿造产业结合,发挥名酒企业、名醋企业和高端酒、高端醋的优势,推动我国高粱生产和酿造产业的跨越发展。
 
《中国科学报》 (2013-03-14 第6版 专题)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跨能量尺度原子核结构研究获突破 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之重器通过验收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