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超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3-10-19 23:11:31
选择字号:
南开大学校长龚克:素质是不能灌输和传授的
 
“素质是不能灌输和传授的,要求学生主动发展,因此素质教育要求从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在南开大学刚刚召开的2013年百所重点中学校长论坛上,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做了关于素质教育的主题演讲,他如此表述。
 
此次论坛主题为“加强大学与中学相互衔接,全面推进中学素质教育”,来自全国各个省市的106位校长与会。龚克介绍了南开大学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路。他说,这个思路的逻辑起点是大学以育人为本;大学育人主要是靠教学和科研两种方式,其中教学处于基础性地位,要给予优先保证;育人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龚克提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素质教育作为我国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意义十分重大。过去,在中小学阶段讲素质教育多一些,而大学则强调“专业培养”。上世纪末,华中科技大学杨叔子教授本人曾提出“要在工科院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将素质教育概念引入高等教育阶段。实事上,学生文化素质的问题不仅仅存在于理工科院校。所谓文化素质,并不是学了古文、背几篇经典就是能够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比如学了历史也许能够知道很多历史知识,但未必能够从中体会到人文情怀。同样,在文科生中加强科学精神的教育也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所以,大学的素质教育也走上了全面的、综合的素质教育的发展阶段。
 
龚克说,虽然大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各有其特点,但定是一脉相通的,大学中学的对接就是相互学习、借鉴,希望能从中学的实践中汲取经验,获得启发。
 
他指出,南开素质教育的核心转变是突出“公能”培养。“公能”出自“允公允能,日新月异”,这一校训的核心理念是“责任,能力,创新性”。南开校训不是从《诗》、《书》、《礼》、《易》等经典中提炼出来,而是老校长张伯苓总结30年办学精神,总结概括而来。“公”是天下为公的情怀,“能”就是服务社会的能力,“允公允能”就是把为“公”做到最好;“日新月异”就是与时俱进,与当今提倡的德才兼备和培养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是异曲同工的。
 
龚克表示,南开“公能”素质教育所追求的是将“德智体美”的教育结合起来。“德智体美”是相互融通又各有侧重的“四育”,而不是分门别类的“四课”。而当前包括南开在内很多大学将“德智体美”作成了知识性的课程,而没有相互融合。比如“德育”,不是把政治理论知识了解记熟了就完了,德育是要培养渗透到学生各种行为之中的品行。像大学生搞科研,科研诚信就是其中的“德”。又比如体育,体育的直接目的是身心健康,同时也是发展学生品行的载体,所以锻炼学生承压能力、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团队合作的精神,正是张伯苓先生所说的“体育精神就是民主法治精神”。
 
龚克说,实施素质教育,最大的难点在于“素质评价”,这是牵牛鼻子的,南开正在探索,希望从兄弟中学那里汲取经验,大学中学携起手来,创造素质教育的新局面。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珠穆朗玛峰因何成为世界最高 极目卫星团队在伽马暴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实践十九号卫星成功发射 他们的15年“铸剑”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