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丁佳
○2012年初,白春礼要求集合全院相关领域的优势力量,积极推进生态草业特区建设。
○今年,中科院“生态草业特区建设关键技术集成示范与理论构建”重点项目正式启动。
○中国的60亿亩草原,13亿亩在内蒙古;内蒙古正急需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升级。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很多人梦中的草原盛景。那里不但生态环境优美,而且配套有发达的现代草原牧业,牧民生活富足,是一个安居乐业的好地方。
这个草原梦,也打动了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2012年初,白春礼就要求集合全院相关领域的优势力量,积极联系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在合适的时机推进生态草业特区建设。
同样拥有这样一个草原梦的,还有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从事草原研究的科研人员。
记者从近日在京举行的“建设生态草业特区”高层研讨会上获悉,今年,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生态草业特区建设关键技术集成示范与理论构建”已正式启动。植物所科学家及胸怀同样梦想的人们心中的那个理想国度,终于有了一个科学的落脚点。
草原之痛
中国拥有60亿亩草地,约占国土面积的41%,是耕地面积的3.2倍,林地面积的2.5倍,是中国当之无愧的畜牧业基地、生态环境屏障、江河发源地及战略资源接续地。
可与广阔的面积不相称的是,目前60亿亩草地仅承载了1.6亿人口,而18亿亩耕地却承载着近8亿人口,并为近4亿城市人口提供了绝大多数的粮食、蔬菜、蛋类及肉类。
“换言之,草地的生活供给能力仅相当于耕地的1/25~1/20。”中科院植物所所长、中科院院士方精云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建立了多个经济特区和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什么不能在辽阔的草原地区也建立类似的草业经济技术试验区呢?”
植物所科学家也许没想到,当初这个看上去有些天马行空的想法,竟很快得到了中科院、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和广大草原科研人员的响应和支持。
在内蒙古再建一个“深圳”
生态草业特区,指在一个独立的旗(县)或国家划定的特定区域内,充分运用生态学原理,借鉴现代化农业理念,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精细管理、集成现代科技成果,建立以发展草牧业为主、多种生物产业为补充的多功能示范园区,以及牧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试验区。
这块大“试验田”将首先在内蒙古自治区得到实践。中国的60亿亩草原,13亿亩在内蒙古。而作为中国传统畜牧业基地,内蒙古也正急需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升级。
以苜蓿为例,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开始重视该产业的发展,将其视为“绿色黄金”甚至“立国之本”。作为重要的叶蛋白原料植物,苜蓿不仅是很好的饲料,在医药、食品、饮料、化妆品、洗涤用品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
当前,人工草地特别是苜蓿人工草地的种植规模和生产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畜牧业发达程度的标志。可在中国,人工草地的发展却仍处于量少、质劣的阶段。正如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主席王玉明坦言:“内蒙古人工草场发展很慢,还不到我们草原面积的2%。”
但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李凌浩也深知内蒙古的潜力。他们计划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12个乡镇开展一项示范工程,将研究所几十年来积累的关键技术集成在一起,最终让“绿色黄金”铺满这片土地。
“中科院在内蒙设有一个草业研究中心,两个国家野外台站和4个所级野外台站,内蒙古与中科院的优势合力已经形成,相信我们可以做好这件事。”他说。
正蓝旗的另一条路
位于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部边缘的正蓝旗,是蒙元文化的发源地,元世祖忽必烈在这里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草原城市——元上都,历史学家将其奉为与意大利庞贝古城齐名的人类文明遗址。
但是,这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却在畜牧业方面遇到了瓶颈。“比如在草原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着多头管理、责权不清等问题。”
在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蒋高明看来,正蓝旗需要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在他们的规划中,新的正蓝旗生态草业示范特区将在生态环境良好、生产潜力大的地方重振天然草地产业,将其生产力在现有基础上提高50%~100%,同时控制草地载畜量,让广阔的草地休养生息。科学家还计划在一些农牧交错地区发展精细草业,采用现代农业手段,使人工草地的生产力提高到天然草地的10~20倍。此外,生物制药、草原养禽、有机食品、生态旅游等产业也都将得到配套发展。
根据测算,特区建成后,牧民人均收入将从目前的不足7000元增长到14000元左右。项目直接产生的经济效益将达17.1亿元,通过提高生态服务功能效益将达16.4亿元,总效益高达33.5亿元。“我们的目标是要多途径增加牧民的收入来源,同时有效减少生态压力,保障在少量土地上大幅度增加经济附加值。”蒋高明说。 (原标题《“生态草业特区”的追梦之旅》)
《中国科学报》 (2013-10-09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