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1-24 8:32:52
选择字号:
诺奖得主科比尔卡清华演讲侧记:零距离接触
 
■本报见习记者 韩琨
 
人们可以看到美妙的世界、品尝美食、闻到各种气味,因为这些器官上感官细胞的细胞膜上分布着一类特殊蛋白质,统称G蛋白偶联受体(GPCR),GPCR是感官细胞表面接受外界信号的探测器。
 
美国科学家布莱恩·科比尔卡(Brian K. Kobilka)因“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与罗伯特·莱夫科维茨(Robert J. Lefkowitz)共同获得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
 
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近年来颇得诺贝尔奖的垂青,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们日常的生命活动与诺贝尔奖是零距离的。
 
而2013年1月16日下午,在清华大学主楼后厅报告厅里,满场的听众们聆听了科比尔卡的现场演讲,与诺贝尔奖获得者来了个真正意义上的零距离“亲密接触”。
 
座无虚席
 
当天下午一点多,距离活动开始时间还有半个多小时,清华大学主楼后厅报告厅就已经座无虚席。
 
来自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院以及兄弟院校的500多位师生聆听了本次报告。即将见到自己研究领域内的诺贝尔奖得主,学生们的神情大多很兴奋。
 
当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陪同当天活动的“主角”科比尔卡教授及其夫人田东山(Tong Sun)一行人进入报告厅的时候,引发了现场“学术粉丝”们的一阵“骚动”。
 
到两点钟活动开始时,报告厅的入口处还有排队等候入场的学生。被获许入场后,尽管需要站着聆听报告,他们仍然无法掩饰内心的兴奋。
 
学术盛宴
 
施一公首先向在场师生讲述了本次报告的概况,特别祝贺科比尔卡教授获得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此次报告会也算是清华大学为自己的客座教授获诺贝尔奖的一个庆祝。随后,施一公向大家介绍了如何从大肠杆菌膜蛋白联系到抑制肿瘤的最新研究成果。
 
此外,来自世界著名制药公司拜尔(Bayer)的Anke Mueller-Fahrnow博士和苏黎世理工的Maxim Yulikov博士分别向大家讲述了药物研发背后的故事和EPR方面的工作。三位教授带来的精彩报告,让在座的师生们受益匪浅,并对接下来的科比尔卡教授的演讲更加充满了期待。
 
下午4 点,伴随着现场热烈持久的掌声,科比尔卡在大家热切的期盼中走上讲台。科比尔卡向大家介绍了GPCRs领域的最新工作成果。
 
众所周知,GPCR作为人类基因组编码的最大类别膜蛋白超家族,有800多个家族成员,与人体生理代谢几乎各个方面都密切关联。科比尔卡用简明的语言向大家说明了GPCR的工作原理,并演示GPCR作用复合物的详细晶体结构。
 
互动无限
 
按主办方安排,现场观众的提问时间定为半个小时。然而,由于现场听众对于学术和学者的双重热情,频频发问使得该环节又延长了近半个小时。
 
科比尔卡教授的报告,使大家开拓了思路,了解了国际上最新、最前沿的科学动向。来自专业领域的一些研究学者向科比尔卡请教了一些关于生命科学领域,尤其是GPCRs领域内的细节问题。科比尔卡对此一一解答。
 
而当主持人施一公把科比尔卡的夫人田东山女士也请上台并作介绍后,现场的气氛便一下子从严肃认真的学术讨论变得活泼起来。
 
田东山是华裔,拥有两个硕士学位,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并辅助丈夫打理实验室事务,并且儿女双全,家庭美满。在许多女生眼里,这已经是非常幸福的生活。因此,现场有一位女生问田东山,下一个人生目标是什么。
 
“我希望能做一个不错的祖母。”既大方有趣又合情合理的回答引发了听众的热烈声。

 
布莱恩·科比尔卡 1955年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1981年从耶鲁大学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医学教授、分子与细胞生理学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以GPCRs结构生物学研究著称。
 
2007年,科比尔卡与科学家Raymond C. Stevens,利用T4溶菌酶融合蛋白方法解析了第一个非视紫红质GPCR晶体结构,他还独立地通过抗体片段介导法解析了人beta2肾上腺素受体的结构。2011年,科比尔卡研究组解析了结合激动剂的处于活性状态的人beta2肾上腺素受体的结构(Nature,2011,被引56次)。随后又解析Gαβγ-β2肾上腺素受体复合物的结构,完整解释了GPCRs如何被配体激活以及再激活下游G蛋白从而传递信号的过程。
 
2012年4月16日,受聘清华大学“客座教授”。
 
2012年10月10日下午5点45分,因“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与美国科学家罗伯特·莱夫科维茨(Robert J. Lefkowitz)共同获得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
 
《中国科学报》 (2013-01-24 第5版 大学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河西走廊内陆河出山径流研究揭示新趋势
金星缺水的原因,找到了? 科学家描绘低质量系外行星大气逃逸新图象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