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丽妃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9-14 7:55:57
选择字号:
TWAS院士李寅:联合培养是“双赢”之道
 
■本报记者 冯丽妃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第23届院士大会即将在中国天津召开,这是一个向发展中国家展示近10年来中国科技成就的极好机会,也希望通过这一窗口,能够进一步扩大中国科技界,包括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中国科学院在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近日,TWAS青年通讯院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研究员李寅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TWAS从2007年开始评选青年通讯院士,中国大陆共有5名青年科学家当选,分别是徐涛、潘建伟、曾晓东、裘晓辉和李寅。
 
责任在肩
 
“作为TWAS青年通讯院士,不仅应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作出创新的科研成果服务社会,也应积极进行科学传播,提升大众的科学素养。”李寅表示。
 
去年11月,作为中国TWAS代表团的一员,李寅随中科院院长白春礼以及其他20余位TWAS院士到意大利的里雅斯特参加了TWAS第22届全体院士大会。这次会议让他感触很深。
 
他认为,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需要发展科学、创造知识,但也有许多社会问题亟须解决。因此,发展中国家的科学家在注重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的同时,更要着力解决影响发展中国家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和关键问题。
 
李寅的研究方向为重大化工产品的生物制造,属于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生物产业中的生物制造领域。目前,我国生物制造产业虽然规模很大,但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为此,李寅非常重视创新技术和方法的研究,也非常重视与国内外企业合作,开展以应用为导向的创新。
 
近期,李寅还报名参加了TWAS与国际科学技术和创新中心(ISTIC)共同组织的“发展中国家科技创新”的科研竞赛,该竞赛的核心是以科学创新服务社会发展。
 
联合培养是“双赢”之道
 
2004年,中国科学院(CAS)与TWAS签署联合培养博士生协议,中科院每年有50个奖学金名额用于接收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
 
今年,李寅已同意接收两位来自尼日利亚的微生物学专业博士生。如果他们申请的CAS-TWAS奖学金获得批准,这两位博士生将于明年来到李寅团队。
 
对此,李寅认为,通过TWAS奖学金吸引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来中国从事科学研究,绝不是“扶贫”。“联合培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实验室的国际化。”
 
李寅表示,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学生都来自以英语为母语或第二母语的国家,他们的到来客观上会创造一个英语工作环境,这对提高中国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促进彼此文化的了解都有益处。
 
同时,发展中国家的青年人才也通过他们的工作为中国的科技发展作出了贡献。虽然每个国家学生的研究基础和科研能力各不相同,但大部分CAS-TWAS奖学金的获得者都非常努力。“很多人就像我国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留学生一样,有股拼劲儿。”李寅说。
 
许多联合培养的学生回国后获得很好的发展,被评为TWAS青年通讯院士或在科技界成为领军人物。他们将成为中国与这些发展中国家合作的桥梁。
 
李寅曾接收过CAS-TWAS奖学金获得者Mervat Foda来做博士后。此前,她在埃及国家研究中心从事外事管理,研究经验丰富,来到中国后非常渴望促进双方的合作项目。
 
“我们不应仅仅注重表面上的回报。美国一直吸引着世界一流的学生去读书,但并没有期望所有人毕业之后都留在美国,正是这种做法成就了今日美国科技霸主的地位。”
 
李寅认为,在TWAS的平台上,吸引国外优秀人才到我国求学是“双赢之道”,如此循环下去,也会渐渐提高我国在世界的影响力,给未来发展创造空间。
 
中国应担负更多责任
 
“通过TWAS的工作,可以把发展中国家团结在一起,走科技创新强国的道路,不断增强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李寅说。
 
他认为,当前各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仍然不平衡,在经济科技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大国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带动相对落后的国家的科技发展。
 
此外,中国科学家也应重视TWAS所提供的交流与合作平台。“经常开展交流可以让一个组织的成员有归属感。今年5月举行的TWAS中国院士大会也许可以成为一种常态化机制。”李寅建议。
 
他同时希望,应在国家层面加大与TWAS合作的支持力度。虽然每年中国科学院都有专项经费支持与TWAS开展合作,但当前的经费投入量与我国的经济地位还不相称。
 
“我国是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下才走上国际舞台的,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也十分希望中国能够引领发展中国家走共同发展的道路。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对于TWAS的发展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科技进步,应发挥更大作用,应支持和帮助更多的发展中国家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李寅说。
 
《中国科学报》 (2012-09-14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3颗火山玻璃珠证明月球1.2亿年前仍活着 实验室培养干细胞或成为癌症治疗突破点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