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勉愈 曾西平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8-20 12:20:51
选择字号:
胡海岩:注重品位的力学家

 
■本报记者 郭勉愈 实习生 曾西平
 
对北京理工大学校长胡海岩院士的采访就在他的办公室进行。办公室窗外是校园里的一条林荫道,高大的梧桐树遮住了盛夏的阳光,将怡人的绿意和凉爽送进室内。
 
胡海岩今年56岁,他给人的印象是开朗、平和,谈话思路敏捷,条理清晰,是一位充满活力的大学校长。
 
15年前,胡海岩从一位大学教授直接走上高校领导工作岗位。回顾这段生涯,他说自己首先是个学者,然后才是大学校长。相对于高校管理工作,他更喜爱教学和科研。大学校长终有期满到任的一天,但教学和研究却是他毕生乐于从事的事业。
 
人生的三次转折
 
当回顾自己的人生道路时,胡海岩说有三件事是他人生中的转折点,这些事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第一件事是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使他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从而成为一名学者。“我们这代大学生都有一个很强烈的感受,就是1977年邓小平下决心恢复高考制度,使我们的人生轨迹发生了重大变化。”
 
胡海岩中学毕业时正值“文革”,他进入工厂当了一名机修工人。在工厂里,他逐渐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让我懂得,中学里所学的那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技术工人对知识的要求也很高。因此,自己的求知欲开始变得强烈。”
 
几年后,国家恢复了高考。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胡海岩正忙于他的技术革新,没想去参加考试。但在家人的敦促下,他还是赶在截止日期前去报了名,十多天之后就走进了考场。“虽然当年的考题不难,但录取比例很低,这决定了考取的难度很大。好在我中学时代打下的基础很好,工作后又在工人业余大学全脱产学习过一年多,因此以高分被录取。”
 
1978年初,胡海岩进入山东工业大学数学专业学习。因为大学三年级听了著名力学家钱伟长先生的一次学术报告,再加上学校恢复力学专业,便报名转到力学专业。从此,他开始了几十年在力学领域的耕耘。
 
影响胡海岩人生的第二件事是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教期间赴德国从事研究,这使他迈步走向世界力学研究的前沿。
 
1988年,胡海岩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固体力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此后留校任教。1992年5月,他获得德国洪堡基金会的资助,携妻女到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力学研究所任研究员,从事非线性动力学研究。两年的留学生活,使他大大开阔了学术眼界,“20年前,我国相对还比较封闭,还没有国际互联网,我们看到的国外文献要滞后半年以上”。胡海岩的合作教授Schiehlen是国际著名力学家,时任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盟秘书长,后担任主席。Schiehlen教授经常邀请世界著名力学家来访,研究所内高手云集。“我很快感觉到学术视野大大开阔了,对于什么是世界一流力学家,什么是世界一流的力学研究有了理解。这对我后来的学术发展定位,学术品位提升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德国之行的确对胡海岩后来的学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我现在正在从事的研究正是那时埋下的伏笔。”当时Schiehlen教授主要研究多体系统动力学,而胡海岩主要研究非线性动力学,但双方都对对方的研究感兴趣。胡海岩回国之后,依然继续研究非线性动力学。直到5年前,他才决定改变研究方向,转向多体系统动力学的研究。“20年前在德国时读了许多文献、思考了许多问题,但一直在我心里放着。现在感觉到,很多想法跟国家航天科技的发展需求合拍了,该出手了。”
 
1994年初,胡海岩携全家从德国回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但命运注定胡海岩不仅仅是一名学者,还要成为大学管理者。这就是影响胡海岩人生的第三件事:担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校长。
 
1996年,胡海岩赴美国杜克大学任访问教授。在此期间,上级到学校组织了一次校领导候选人推荐。1997年,他从美国回来的第三周,就被任命为校长助理。“校长约我谈话时,自己感觉压力很大。不过当时想,尽管自己对高校管理工作不懂,但只要认真去学习、去实践,还是能做好的。”他担任校长助理几个月后,就担任副校长,三年后又担任校长。担任校长时,还不到45岁。“这是时代的需求,时代要求我们这代人承担起这样的责任。”胡海岩说,“文革”影响了一代人,使高校的学术队伍和管理队伍同时出现了断层,于是我国有了一批年轻的高校领导,而他们中许多人来自优秀的年轻学者。
 
刚刚进入高校管理层的时候,胡海岩缺乏工作经验。“我从一名教授很快成为校领导,没当过系主任,连怎样管理一个系都不懂。这对我既是巨大的挑战,也是很好的学习机会。”胡海岩从一点一滴开始学习如何管理一个学术机构,“这个机构中有那么多学术分支,这就逼迫你开阔视野,逼迫你考虑问题要有全局观念,逼迫你要站得高、看得远。”在实践中,胡海岩的管理才能逐渐显现出来。例如,从他任副校长负责师资队伍建设工作起,到他卸任校长,南航在10年中产生了4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全国工科高校中位居前列。
 
2007年,胡海岩接到了新的任命,担任北京理工大学的校长。
 
高雅的学术品位
 
胡海岩主要从事非线性动力学与控制研究,这属于基础研究范畴。与该领域大多数学者不同的是,他强调以航空、航天科技的发展需求为导向,注重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实验技术的相互结合,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胡海岩十分重视“学术品位”。在他看来,学术品位反映着学术的价值取向和追求,对于一个学者来说至关重要。这是他积个人成长经历和多年治学经验而得。
 
在胡海岩心目中,学术品位首先意味着学术质量。他担任博士生导师近20年来,仅培养了20名博士,但其中3人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他领导的南航动力学与控制学科在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就成为国家重点学科,而且在该类国家重点学科评审中获得第一名。
 
胡海岩认为,学术品位的重要内涵是自主创新。“回顾我们这代人接受的教育,老师们并没刻意鼓励我们要去创新。但我在成长的过程中发现,如果不创新,就会永远处于弱势。”他说起自己攻读博士学位的经历,“当年我凭兴趣选了动力吸振技术作为研究方向。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努力,我检索和复印到几十篇文献,非常高兴。但我阅读完这些文献后发现,如果我进入这个领域去研究,外国学者早已做得更深入了。如果不想跟在他们后面走,必须寻求新的突破口。”
 
从那时起,独辟蹊径、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逐渐成为胡海岩的思维方式。
 
上世纪80年代末,他提出从非光滑动力学角度研究结构碰撞振动问题,率先研究结构碰撞振动的稳定性和分岔问题,发现了一系列新规律,其系列论文发表在著名国际学术期刊上。他的研究成果被成功地应用于我国武装直升机的导弹稳瞄系统隔振技术攻关,使导弹靶试命中率大幅度提高。该成果获得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胡海岩领导的研究小组针对振动控制系统中普遍存在的非线性时滞动力学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方法。2002年,他完成了该研究成果的总结专著,由德国施普林格集团出版。这是我国学者在施普林格集团出版的第一部振动控制专著。国际著名学者Schaechter、Cartmell分别评价称:“作者就该主题介绍了一套令人耳目一新的、系统的分析方法。”“这是一个归功于Hu等人的令人感兴趣的分支。”这项成果获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追求高雅的学术品位,这是胡海岩经常对学生的教诲,也是自己毕生的追求。
 
理想的大学之道
 
胡海岩在就任北理工校长的时候,对于大学建设与发展已经有了明确的理念,这就是:大学之道,在于思想立校。
 
“一所大学要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中取胜,必须要全力以赴抓内涵建设。”作为校长,在抓好教学科研设施的基础上,一定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师资队伍建设和大学文化建设上。胡海岩曾经将大学建设概括为“大楼、大师、大气”。
 
“大楼”是指优美的校园、高水平的基础设施、教学科研设施、公共服务与保障体系;“大师”是指杰出的学科带头人及其创新团队;“大气”是指高尚的大学精神、先进的大学文化及相应的现代大学制度。“大楼”和“大师”是硬实力,“大气”是软实力,这三者是学校提升整体办学水平的三大基础。打好这三大基础,教学和科研成果就会源源不断。
 
胡海岩认为,对于理工科院校来说,增加人文气息是非常重要的。国家重点理工科大学应该积极思考如何建设高水平、小而精的文科。那么,是不是设置了文科,大学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就积淀下来了呢?胡海岩认为远没有这么乐观,“我国不少理工科大学都下了气力去尝试,但所收到的成效还不显著。我国理工科大学要有很好的文化积淀、人文精神,或许还需要努力10年、20年”。胡海岩说。
 
这些理念的形成与胡海岩在国外的两次留学经历有着密切关系。“在德国斯图加特大学从事研究,我比较全面和深刻地领略了德国大学的求实气氛。在美国杜克大学担任访问教授,则充分感受了美国一流大学的创新精神。国外大学的优秀文化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胡海岩担任校长后,曾经与他在美国杜克大学留学时的合作教授、美国工程院主席团执行主席Dowell教授有过一次专门讨论,内容是关于精英教育。“无论是在南航当校长,还是在北理工当校长,我都非常重视大众化教育阶段的精英教育。我认为国家重点大学承担着为国家培养精英的使命,必须以质量为先。”他认为,作为一个研究型大学的校长,关心的工作必须有别于大众化高等教育。
 
胡海岩坚信,中国教育是可以培养出大师的。“目前,世界力学界有多位青年领袖人物是在中国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的。这说明,我国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可以培育出学术大师的‘毛坯’。我们的问题是,怎样把‘毛坯’锻铸成精品。在这方面,我们下的功夫还不够,至少在资金投入和资源配置上都需要大幅度改进。”例如,我国博士生的奖学金只有美国博士生的几十分之一。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奖学金能够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所需;在中国攻读博士学位,则连自己的基本生活费都不够。面对这样的客观差距,许多优秀人才的第一选择不是在国内攻读博士学位。胡海岩认为,只有解决这些基本问题,我们才有可能回答好“钱学森之问”。
 
丰富的学者人生
 
在知天命之年,回顾人生,胡海岩认为自己的“幸福感与日俱增”。然而,这种乐观心态却是在经历了少年时期的磨难之后才获得的。
 
胡海岩的父母都是知名学者,父亲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十年“文革”对胡海岩的打击非常大,他甚至常常思考人活着到底意义何在。而这段挫折,最终塑造了胡海岩坚忍不拔的心理素质。“与‘文革’的处境相比,后来遇到的困难都算不了什么。一个人在青少年时代受点挫折,对他一生是有好处的。挫折来得晚,反而未必是好事。”
 
走出“文革”的阴影之后,胡海岩感觉“后来的年年月月都很快乐,一天比一天好”。这种“一天比一天好”的状态,除了与个人心态有关之外,与时代的进步和生活的改善也有关系。
 
他们这代人年轻时物质条件非常匮乏,有了黑白电视机能让他们高兴几年,换成彩电又能高兴几年。正是因为从贫困中起步,因此能体会到逐步改善所带来的快乐。“现在的年轻人已不再为生活犯愁了,要想获得快乐反而更不容易了。”胡海岩慨叹。
 
胡海岩曾经有很多爱好,读书、摄影、打球、游泳等等。但如今工作太忙,这些爱好只能暂且放在一边了。他称,自己现在的本职工作是大学校长,而业余爱好是研究力学,是一名“业余力学家”。
 
胡海岩无论多忙,都没有忘记他的力学家本色。今年8月20日,世界力学大会将在北京召开,这是我国首次承办这一世界力学界的“奥林匹克”盛会。作为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胡海岩深感肩上责任重大,“我们要通过这次大会促进中国力学事业的国际化进程,使更多的中国力学家了解世界,也让世界力学界了解中国”。
 
胡海岩说,他是个完美主义者,“力争把每件事都做得非常满意”。在这样的人生态度中,身兼校长、学会理事长、教授多重身份,胡海岩尽力把每一个角色都做到最好。
 
学术名片:
 
胡海岩,北京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956年生于上海,1988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固体力学专业,获工学博士。1994年任该校教授,1997年任校长助理,1998年任副校长,2001年任校长、研究生院院长。2007年至今,任北京理工大学校长。
 
《中国科学报》 (2012-08-20 B2 人物)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深部脑刺激促脊髓损伤者康复 古代脚印记录了两种人类祖先的共存
这场赛事探索自动驾驶的“最后一公里”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