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行勇 通讯员靳军)8月10日,“农业高效用水协同创新中心”启动会在陕西杨凌举行。该中心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武汉大学联合组建,计划通过5到10年时间,全面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有效整合和利用科技与人才资源,建成我国农业高效用水研究领域科学和技术研发上的国际学术高地。
据悉,该中心成立后,将以协同创新为导向,改革形成新的组织管理体系、人事管理制度、人才培养模式、考核评价机制、科研组织模式、资源配置与共享、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七大新机制,创建支撑我国农业高效用水理论与技术发展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的新模式。同时,围绕农业高效用水这一主题,将建立基础理论与共性技术平台以及灌溉农业高效用水、旱作农业高效用水和季节性旱区农业高效用水三个分中心,以期通过整体设计和多学科联合攻关,在旱区作物用水过程与调控、作物抗旱节水品种选育、农田水肥高效利用、现代节水灌溉技术与产品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和原创性科技成果,提升我国节水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据介绍,我国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量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未来,在我国农业用水零增长的前提下,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及战略水安全,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以降低农业用水比重,缓解国家用水危机。然而,我国地域广阔,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明显,因此农业高效用水问题急需多单位、多学科协同攻关。
《中国科学报》 (2012-08-15 A4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