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科峰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8-9 7:59:54
选择字号:
改善人居环境是重要课题
 
■本报记者 彭科峰
 
近日,就上海与北京的城市排水系统的异同、未来城市气候变化的趋势、科研立项的前瞻性等问题,《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了英国利物浦大学地理系荣誉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束炯。
 
《中国科学报》:你怎么看待科学界追捧热点的现象?
 
束炯:申报课题也好,作研究也好,都不能过分追捧热点。以诺贝尔奖为例,获奖者一开始研究的那些问题往往都不是热点。所以我们在判断科研项目时,应该从根本上改变观念。一些看来不是热门的问题,反而值得引起重视,比如城市灾害防御的研究。所以在作科研立项的时候,前瞻性很重要。
 
《中国科学报》:针对目前公众对城市内涝的普遍担心,你怎么看上海的城市排涝系统?
 
束炯:上海的情况可能比北京还复杂一些。因为它位于滨江沿海,原本有很多滩涂地带。这个滩涂的作用非常重要。它对于防御自然灾害,减轻环境污染都有很大的作用。应该说滩涂是不应该被占用的,但是现在中国东部沿海的滩涂无一例外地都被占用了。为什么?因为现在时兴找海洋要土地。这个现象其实非常不好。原本上海的河沟密布,有非常好的自然环境,原本可以很快地将水疏导出去,有效地防御如暴雨等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但是现在就不太好说了。
 
以上海目前的状况,要遇到大雨的话,恐怕也是个严峻的考验。一个城市,渗透地表和非渗透地表要保持一个合适的比例。也就是说,非渗透地表比如水泥地面要少一点,而绿地应该多一些。如果非渗透地表过多,则会导致大量降雨在短时间内无法迅速渗入地下。在这个方面,北京上海都一样。当然上海的城市管理比较好,一旦遇到暴雨或者台风天气,广播、电视都会通知,各个部门也会提前沟通,将水泵的水提前排空,作好准备。
 
当然,上海的地下排水系统也存在问题。比如上海这么多年一直在建造房屋,有很多泥浆都进入下水管,这可能造成堵塞,问题很严重。
 
《中国科学报》:未来城市的气候变化将呈现怎样的趋势?
 
束炯:现在的大城市越修越高,导致生态环境破坏比较厉害,形成所谓的城市热岛效应。以上海为例,目前上海的增温效果达到全球气候变暖的一倍以上,这个非常厉害。城市气温升高带来很多负面效应,比如空气质量、城市排水等问题。
 
《中国科学报》:未来应如何降低暴雨或者其他极端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
 
束炯: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者们要从根本上改变观念,城市的好坏不仅取决于楼有多高、城市面积有多大,更重要的是改善人居环境,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同时,不能让城市人口无限量增加。中国的情况和国外不一样,人口数量如果过多,这座城市可能就死亡了,丧失自我调节的能力。此外,地下空间要统一规划,统一处理。要采取修修补补的方法,如逐个排查下水不畅的地方并进行改造,进一步提高城市下水道的排涝能力。
 
《中国科学报》 (2012-08-09 A3 深度)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