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北京遭遇历史罕见的大暴雨,城区许多地方顿时陷入一片汪洋之中,有网友不禁在网上发出这样的帖子,其嘲讽之意不言而喻。
此次暴雨不仅导致城市交通几近瘫痪,而且造成众多人员伤亡。更引人注目的是,近年来北京几乎每遇暴雨就会发生类似惨剧。
一场场“出其不意”的暴雨灾害拷问着北京城市安全。寻找城市内涝症结,提升城市排水能力,多位专家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城市防洪,既要加强旧有管网的改造,也应立足城市特点进行系统规划。
标准过低是根源
北京7月21日遭遇的暴雨,无论降雨总量、全市平均降雨量,还是城区平均降雨量均为“历史罕见”。
“暴雨早已超出了北京市地下排水管网的排水能力。”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减灾所教授级高工李娜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李娜介绍,目前北京市的排水系统主要是采用城市主干管网收集雨水到城市内河,然后由内河将雨水排入更大的河流中。
目前北京市的管网能力大部分是采用“一年一遇”的标准,即每日降雨30毫米左右时,要求道路上不出现积水。部分重点地区,如天安门、鸟巢等,采用的是“五年一遇”的标准,大约是每日60~70毫米降雨的排水能力。
北京市城市内河的防洪能力相当于“20年一遇”的标准,个别河流,如潮白河能达到“50年一遇”的标准。永定河则是按照历史最大洪水量设计的标准,超过“200年一遇”。
“北京市地下管网的排洪标准还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制定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窦以松告诉记者。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程晓陶则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北京的许多地下排水管网是逐渐修建完善的,随着城市开发力度的加大,周边建筑物增多,接入骨干管道的小管道逐渐增多,使主干管网的负担已远远超出设计标准。
城市管网改造难度大
事实上,北京城市管网的排水标准过低早已是有目共睹的事情。李娜介绍,目前北京市正在制订新的规划,未来的排水标准可能会提高到“五年一遇”。
提高标准是否就意味着北京市要进行大规模的地下管网改造?几位专家不约而同地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程晓陶认为,将北京市的地下管网,尤其对老城区做大规模的管网改造,工程量大且密集,对交通影响和投入都会很大。
“基础设施改善不可能一蹴而就。”李娜也认为。
不过,李娜认为,提高标准是必然趋势。提高标准后,新建小区等的地下管网可以按照新的标准进行建设,能提高部分地区的排水能力。
更重要的是,标准提高后,可以采取许多其他措施,综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如可通过提高蓄积雨水的能力,为城市河道减压。
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规划部主任顾洪宾认为,遭遇暴雨后,城市内涝多发生在立交桥下凹处:“那里的建设不应按普通的排水标准建设,而应设计专门的标准或规范。”
城市防洪有法可循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李娜等刚刚完成水利部重点课题“中国城市防洪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李娜说,近年来,受到气候变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影响,城市发生洪涝灾害的确有增强的趋势,但防止城市洪涝灾害并不是无法可循,“关键是要找到合适的办法”。
研究人员发现,目前许多城市都与北京有类似情况。一方面防洪、排涝,尤其是治涝方面缺乏总体规划。“许多城市只有排涝或排水的规划,他们只是治涝规划的一部分。应从降雨开始,到如何防止城市发生内涝,制定一个综合的整体的规划。”
另一方面,在防洪的应急管理方面,精细化预报、预警或预案做得远远不够。比如橙色预警是什么含义,将要发生的暴雨会带来什么影响,哪里可以去或不能去等,应该把这些详细的信息发布到每位城市居民手中。
“当前相比改善基础设施,做好精细化预报、预警和预案更能防患于未然。”李娜说。
程晓陶认为,今后的城市发展应采取低冲击的开发模式,即在做城市规划或设计时,尽量保留城市本身能渗水的地面,保留城市自身的排涝能力。
窦以松则建议,可以通过配备相应的城市排水设备,如利用一些移动的排水车,来提高城市防洪的应急能力。
《中国科学报》 (2012-07-24 A1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