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在江苏教育学院体育馆举办香港、澳门地区高校招生咨询会。图为考生与家长在咨询。新华社供图
1999年1月,香港浸会大学通过清华大学招收的11名内地学生在上新生辅导课。新华社记者王毓国摄
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已有14年,而今,香港已成为中国吸纳人才的新飞地。每年高考季一过,香港各高校招生人员便奔赴内地,并毫无悬念地挖走部分文理科状元。同时,国内很多著名高校毕业的高才生,也纷纷踏上赴港求学之路,以攀更高学阶。港校“争抢”内地优秀生源,虽然也经历过从盲目狂热到理性平稳的回归,但至今其竞争优势和对内地人才的吸引热度仍然不减。在这一港校情结中,其释放出的教育的国际化水准最具魅力。
■本报记者 冯丽妃
重在输出价值观
今年9月,宁雨桐(化名)即将赴香港中文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目前,她已经入住这座希冀已久的学术殿堂。
宁雨桐是湖北人,与同龄人相比,她似乎更多了一些“闯”劲儿。高中毕业后,她求学于国内一所一类重点高校学习生物学,并在该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科院微生物所某实验室作研究,后又到华大基因工作,“辗转”于国内各优秀生物学实验室之间。
“逃离”内地
去年7月11日,宁雨桐来香港大学做助理工作。因为该职位不提供住宿,她在来港之前就先找到了一个地方“落脚”。为了省钱,她每月花1800元港币跟另外一位室友打上下铺,共用一间5平方米大小的宿舍。
宁雨桐介绍,自己身边的同学基本上首选到欧美求学,其次才是香港。自己因为来不及考GRE只好到了香港,因为香港的教育质量在全球认可度远高于内地。
“教育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一个人。它可以重塑一个人的人生态度,也可以泯灭一个人的理想。”宁雨桐说。
宁雨桐觉得,内地的教育并非“以学生为本”。虽然一些学校表面上喊着“以人为本”的口号,但是设专业、开学科却是为了评选更好的大学,或是为了帮助一些管理者升职,而很少真正从心底为学生的前途与未来考虑。
由于内地很多高校与科研系统官僚作风严重,因此做学术需要碰运气。碰到一个态度认真的导师算是运气好;运气差一些,碰到一个不专心科研的导师,就会白白浪费3年的青春。
“国内有些高校与实验室就是‘毁人不倦’。”宁雨桐介绍说,她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师兄,一心想做科研,却被学校以各种借口“坑”得延期毕业,最后只能无奈地选择了其他行业。一想到内地教育对身边朋友的“摧残”,她就痛由心生。
“不是我抱怨原来的母校,这些都是内地大学的通病,如果我以后真的有钱了,也不会把钱捐给内地高校。”她忿忿地说。这些都是让一向乐观的她“逃离”内地高校的主要原因。
宁雨桐向往香港高校所拥有的学术自由的氛围,例如学生不仅有话语权,而且提供的建议能够受到校方的足够重视。香港高校是由学生会与校董事会联合治校,即使是校长做错了,或者做事、说话不得体,也可以被弹劾。同样,在科研中,即使导师错了,学生直言后,导师也会说“sorry”。
“倒贴钱”旨在输出价值观
“在内地高校读书,给的钱仅仅能够维持生存。而在香港,作为学生,学校的奖学金不仅可以覆盖学费,而且应付生活开销也绰绰有余。”宁雨桐对比说。
据她介绍,香港沿袭英国教学体制,研究生分为授课式和研究式两种。学习授课式课程的学生一般是为了获得研究生的“文凭”,一般一年就可以获得学位;而研究式课程需要耗时两年,很多坚定从事学术研究的人会选择此种学习方式。
宁雨桐选择的是后者。她所学的生物信息专业需要交学费,但都是在学校发完助学金以后才会交。学校每个月发1万多港币,而她一年仅交4.2万港币的学费。所以在香港读研究式研究生和博士是一个比较“赚钱”的行业。
像香港政府一样,“倒贴钱”给非本地学生上学的政府也有,但都要求学生毕业后在一定期限内“服役”。如新加坡政府规定,经过资助的国外留学生完成学业后,需要为国家服务6年;内地留学基金委也有回来服务10年的规定,但是香港却没有这样的约束条件。
“香港政府认为自己输出的是价值观,他们并不担心人才流失。事实上,有很多内地的‘绩优生’都因此被吸引到香港。”宁雨桐说。
今年,共有1.2万名内地生申请港大,最终有363名考生被录取,包括21名“省市状元”,为历年来最多。
“很多报道说,香港高校跟大陆抢学生。怎么用‘抢’字?这是学生的自主选择。”她质疑说,“学生求学就应当像广告所言:不选贵的,只选对的。”
宁雨桐很遗憾当年错过这样的机会。她的一位高中同学在高考结束后就到香港大学读本科,大三期间作为交换生到英国留学,后来又在英国读了研究生,现在已经留在英国工作。而她自己却已经慢了半拍。
无心回内地发展
香港人给宁雨桐的印象是做事认真、刻板保守。到港一年,她除了对过于清淡的饮食有些不适应之外,基本上没遇到什么大的困难,也没有被港人为难过。不过,反倒是在来港之初,被“自己人”为难了一把。
去年7月到港之初,宁雨桐带着内地身份证、在港身份证、工作签证、护照以及香港大学的正式工作函去办理工资卡。但是当地的中国银行却以缺乏水电费等居住账单为由,拒绝为她开户,为初来乍到的她着实出了个难题。
情急之下,她转到汇丰银行开户。虽然该行也要出示居住单据,但是考虑到她刚来香港,还是给她办理了相关手续。
提及此次经历,宁雨桐言辞之间充满失望之感。“我原本以为,自己人会给自己人行方便,没想到越是自己人,就越要为难你。”
对于未来,宁雨桐表示,她无心再回内地发展。读完博后,她希望继续出国深造。然而,国内依然有老迈的父母让她时刻牵挂,让她难以释怀。
学生可自由出入“大佬”办公室
钟南燕(化名)赴港读博之前就读于北京一所有名的综合类高校,2010年9月赴香港城市大学读博士,现读博二,明年7月毕业。
难以匹敌的“软硬”条件
“两地的教育条件和学习环境没有可比性。”采访一开始,钟南燕就开门见山地说。
在她看来,香港的老师几乎都接受过欧美教育,他们写文章、作研究也是冲着国际前沿问题去的。而国内的师资被框定在学术科研体制内,或靠给商业机构做横向项目挣钱,或靠给政府机关做纵向项目博取名位,与学术关系不大。
而在香港,即便是同一个系的老师,其研究方向、研究的价值取向都很不相同,相互不认同对方研究价值的情况比较平常。
“这种多元的学术环境造就了更为宽容和自由的学术氛围,可以让学生博采众长,自由选择,有利于形成独立的学术思考。”她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
而且在港求学的学生可以经常自由出入“大佬们”的办公室。尽管不是自己的导师,但有问题,都可以随时找相关领域的老师讨论。有些同学跟老师们一讨论就是几个小时。“这在国内不太可能。”钟南燕感叹说。
此外,在香港读书,有更丰富的文献资料,英文文献非常容易获得,港澳台的研究资料也很全,其他各类学习以及文化休闲娱乐设施也应有尽有。
让人安心的“学资”
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一点似乎在能否安心教学与研究方面也是如此。
在国内求学期间,钟南燕常常见到一些老师,特别是年轻老师,因为忙于生计,很多时间被用于生活琐事中,难以保证科研时间。
钟南燕介绍,香港的教师工资都很高,年薪百万元极为正常。他们的科研经费也很充足,同时有严格的经费监管制度,大家不会暗中把科研经费“中饱私囊”。
而对于研究生来说,虽然多数硕士生都没有奖学金,但是哲学硕士和博士生等作学术研究的学生,都有充足的奖学金,应付全部学费和衣食住行等生活费用绰绰有余。
钟南燕所学的专业每月要交3000多港币的学费,2000多港币的住宿费,吃饭每月大概花费2000~3000港币,一个月下来,各项开支在8000港币左右。
而她每月的奖学金至少有一万多港币,有时甚至能够拿到两万,因此,支付以上费用相对轻松,而且她时不时地还可以“奢侈”一下,和朋友一起上馆子犒劳一下自己。
乐难思“蜀”
“香港高校的本科生基本上还是本地人居多,而硕士生和博士生都以内地人居多。虽然同学中间也有外国人,但相对较少。”钟南燕介绍说。
谈到毕业后的去与留的问题,“我毕业了肯定不愿意回去。”钟南燕笑着说。不过,因为香港没有过多的产业类型,因此在当地找工作也并非易事,不排除回内地找工作的可能性。
钟南燕身边有很多读本科或硕士的朋友最后都留在香港工作,但是博士生留下来的却比较少,为此很多博士生希望毕业后进一步做博士后。
不过,最后是去是留,并不是钟南燕眼下最关心的问题,她现在就是希望可以好好享受最后一年的学习时光,认真完成论文。“在这边求学,大家的心态都比较平和,会按部就班,做好一件事后再做下一件。”钟南燕说。
在港生活:一件令人尴尬又温暖的小事儿
齐林(化名)并不认为自己是万里挑一的尖子生。2009年高考结束后,因为没能考上清华或北大,考虑到即使去稍差一些的学校,也上不了好的专业,他因此选择来港读书。
齐林是陕西人,高中毕业后,他考入香港理工大学(PolyU)。目前,他刚读完大学二年级,正在汇丰银行IT部门实习。
自由开放的教育
虽说齐林在香港是大二学生,但却相当于内地的大三学生。因为香港与英国一样,大学学制为3年,中学学制为7年,其中中学教育包含两年预科。内地学生来港后要先上一年预科,然后再上3年大学。
“不过,今年香港已经修改学制,跟内地接轨,开始实行6年中学、4年大学的学制。”他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自由、开放、公开、民主是香港高校给他的印象。齐林介绍,香港高校都不设固定班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欢的专业。在学习专业要求的必修课同时,还可以选修任何其他自己喜欢的课程。
齐林主修电子及咨询工程专业,主要学习电脑编程、电路设计、信号处理等课程,同时他还选修了金融课程。
虽然在香港,大学都没有固定的班集体,但是各个学校每年都会举办多种活动,给学生交友、丰富兴趣爱好提供广泛的机会。
“Poly比内地大学的环境更宽松一些,老师们也很负责,他们对学生的问题回复得总是很及时,即使是晚上十二点发邮件都还有回复。”齐林说。
而在和之前的高中同学聊天时,齐林总听到他们抱怨遇到问题找不到老师,发邮件给班主任和一些任课老师也要隔很长时间才会收到回复。
与个人的生活经历相比较,齐林很羡慕他的香港同学。他的很多本地同学从小就开始赚钱,有人从上中学开始就做小生意,也有人当家教。“他们独立得比较早,社会能力很强。”他说。
经济能力决定选择权
与内地的消费水平相比,香港高校的学费虽然不像去英美留学那样昂贵,但也让一般的工薪阶层难以承受。因此,即便有求学的机会,家庭富裕的学子在选择权上也更具优势。
齐林能够到香港求学,虽然不完全依赖于其相对富足的家庭,但也相去不远。他每年的学费和生活费总计在20万港币左右,约合十六七万元人民币。其中,一年学费在10万港币左右。
在香港,本科阶段的助学金一般只针对本地人提供,如果当地学生家庭的生活收入在平均线以下,就可以免费入学。而对国际生的资助则较少,内地生与香港生虽根出同源,同属一个国家,但也属于国际生。
而据了解,在香港培养一个大学生,平均每年大概要花费20万港币,如果是学医的可能会更高。
“其实香港政府的补助已经很多了,否则学费会更高。”齐林说。虽然没有助学金,但根据各个学校不同,香港政府对来港内地本科学生也有其他方面的补助,如每天补助住宿费40港币等,或是支持一些学生活动。
语言关仍令人头疼
来港3年,让齐林最感头疼的仍是语言关,不过此“语言”并非英语,而是粤语。尽管香港高校上课基本都要全程讲英文。但他觉得并不成问题,只要自己用点心,就不会太吃力。
让他为难的是粤语。现在的内地人在香港,虽然不会像以前一样因为不会说粤语而经常遭到当地人的歧视,但在日常生活中却总会碰见一些小尴尬。
有一件令齐林印象深刻的“小事儿”。今年6月,他初去汇丰银行实习,因为不熟悉路线,上了一辆小巴之后,却不知道在哪里下车。跟司机说明目的地后,却被司机误听为“会展中心”。最后不得已之下,他写了地址给司机看,却发现目的地已经错过。
当时巴士上只有他一个乘客,司机非但没有唠叨,反而掉头一直把他送到汇丰银行的大门口。“其实,汇丰门口是没有车站的,送到了以后,他也没有说要多加费用。”齐林感叹说。每次提及这件事儿,他在尴尬之余,心内深处总会多一些温暖。
“香港人的整体素质比较高,很多人都讲英语和普通话,生活中遇到被歧视的时候非常少。”他说。
齐林表示,在Poly求学不仅丰富了自己的视野,也为将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与更多的机会。然而,对于今后是否继续在港读研,还是回内地,他仍在犹豫中。
《中国科学报》 (2012-07-16 A3 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