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北京时间7月4日下午宣布,CERN的Atlas(超环面仪器)实验和CMS(紧凑缪子线圈)实验都观测到新粒子,该粒子与科学界寻求已久的被称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一致。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4日下午视频连线直播了公布实验结果的CERN学术讲座。该所参与CERN两个实验的科学家对媒体表示,CERN实验观测到新粒子并与希格斯粒子一致的这一初步结果,具有里程碑式的科学意义,是探索微观世界的一大进步。在全球合作的CERN实验中,中国提供经费和参与科研人员所占比例在百分之一左右,但中国的贡献“远远超过百分之一”。
参与CMS实验的中科院高能所研究员陈国明说,CMS实验1/3的端盖缪子探测器和端盖电磁能量器的所有晶体,均由中国研制提供。特别是实验中用多变量分析方法区分信号与本底、提高希格斯粒子寻找的灵敏度方面,这次采用了CMS中国组的方法,比去年采用美国组方法的灵敏度要高3%。
中科院高能所娄辛丑研究员参加Atlas实验。他介绍说,Atlas中国组对实验探测器建造方面的主要贡献,包括研制提供液氩光子电子量能器、精密缪子漂移室探测器和400台Atlas端盖缪子触发探测器以及网络计算系统等,中国组还积极参与实验数据的物理分析,包括光子触发效率研究、改进双光子希格斯波色子重建质量分辨约30%、测量双光子希格斯波色子重建本底噪音等。
“CERN今天公布的只是一个初步结果,目前还不能最终确认观测到的新粒子就是希格斯波色子。”中科院高能所这两位科学家都表示,虽然科学家们心中都认为新粒子很可能是“上帝粒子”,但科学的严谨性将让结果确认至少需要1年以上甚至更长时间,有可能还需要新建一个直线正负电子对撞机来开展进一步的仔细研究。同时,也不能完全排除观测到的新粒子是一种其他粒子的可能性。
以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彼德 希格斯命名的玻色子是物理学基本粒子“标准模型”理论中最后一种未被发现的基本粒子,科学界一直致力于证明它的存在。由于它难以寻觅又极为重要,因此被称为“上帝粒子”,它自旋为零,其他粒子将在它的作用下产生质量,为宇宙的形成奠定基础。这种基本粒子对完善粒子物理学理论的“大厦”有重要意义。一旦它被证伪,“标准模型”理论“大厦将倾”,但科学界一直相信它的存在并认为发现它只是时间问题。
■新闻链接
霍金曾打赌:“上帝粒子”无法找到
2008年,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押下100美元的赌注,打赌人类永远也不可能发现“上帝粒子”。
不过,霍金的话未必靠谱。他曾经跟物理学家基普·索恩“豪赌”过3回——第一回,赌天鹅座 X-1 双星是否包含黑洞;第二回,赌宇宙中有没有裸奇点;第三回,赌的则是黑洞会不会彻底抹杀信息。霍金的最终战绩是3回皆负。
更多阅读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