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声 张好诚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6-13 9:03:39
选择字号:
哈工程校长刘志刚:工程人才 大气方成


 
■本报通讯员 金声 记者 张好诚
 
最初的哈尔滨北依松花江,南靠高岗而建,如今沿高岗丘峰一脉延伸的大直街上连接着哈尔滨多个重要的高等学府,哈尔滨工程大学就在这条纽带最东端,这座城市的最高点。站在学校古朴的教学大楼顶层,几乎能鸟瞰半个哈尔滨城。59年前陈赓大将以军事家和教育家的胸襟气魄选址建成的新中国第一所高等军事技术学府,在今天的哈尔滨人眼中,依然是美丽深沉、神秘大气的求学圣殿。
 
今天,这所中国最大的船海高等学府已经为国家培养了7万余名“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工程、核能应用)领域高层次人才。中国船舶工业系统150余家单位中,三分之一以上的技术和管理骨干出自哈工程,6%的国防工业系统总指挥、总工程师来自哈工程。可以说,哈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无疑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成为造船强国的进程。
 
《中国科学报》:名校总要站在历史的节点上回答一些问题,在中国从造船大国迈向造船强国的历史节点上,哈尔滨工程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思考?
 
刘志刚:一所优秀的大学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培养出优秀学生,首先是优秀的本科生。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后,哈尔滨工程大学必须要回答培养什么样人才的问题。
 
首先,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的中国高等教育必然要分级培养,以满足国家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这一点,即使是已经普及高等教育的西方发达国家亦是如此。经历几年不间断的思考和探讨,我们得出结论,哈尔滨工程大学的目标是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这就确定了学校在高等教育分级化过程中,应属精英教育行列。
 
其次,中国要实现国防工业化和信息化、成为世界造船强国、大力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核电事业,这些现实的需求都离不开一批相关领域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哈工程师生在历史的传承中形成了对船、对海、对国防事业自觉的使命感和担当力,所以为国家培养这些领域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是这所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基于以上两种因素,2005年,学校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精英教育理念,并指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提出了“创新推动,打造品牌”的人才培养战略。
 
《中国科学报》: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哈尔滨工程大学有着怎样的思考?
 
刘志刚:哈尔滨工程大学构建精英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就是要为国家的“三海一核”领域培养三个层次的人才:相当数量具有创新能力的一流工程师,一批行业的技术和管理的领军人才,一部分有影响力的科学家。这三个层次人才构成了哈工程人才培养的“金字塔”。
 
《中国科学报》:2009年,哈尔滨工程大学在全校范围进行了一次比较大的教育改革,您能否介绍一下?
 
刘志刚:我校多年来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立校之本,哈军工时期“一中、二主、三严”(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以学生为主,治学严谨、组织严密、要求严格)的办学传统和“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等育人观念对学校影响深远。
 
2005年,学校提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后,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就不能完全适应新的人才培养需要。2008年起学校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全校范围教学大讨论,征求了行业专家、用人单位、校友和学生四方面意见,走访了百余家单位。2009年经过严格讨论的新版人才培养方案正式推出。新方案前三学期按理工、经管、人文、外语四大类打通基础课平台,实行大类培养,从第4学期起进入专业教育阶段。
 
这次修订的新版人才培养方案目的是“强化学生宽广深厚的自然科学和专业基础,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目标是“总学分下降,给学生减负”。对此我们采取的做法之一是:基础课不减学时,专业课减学时不减知识点。
 
关于基础课改革,我们认为经过严格系统的数学、物理等基础课培养的理工类学生,在未来发展中会积蓄更大的势能,无论他们将来从事何种工作,都会有更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换句话说,没有扎实厚重的理论基础不可能成为佼佼者。
 
专业课改革则重点强调知识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中国现行工业化阶段中,一方面学生很难有机会在企业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专业知识更新速度又非常快,所以学生只有对专业知识有系统化了解,才能在走向工作岗位后拥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同时,在新的培养方案中,我们也着重强调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这次改革范围很宽,影响深远,大类培养和课程改革都只是这其中的一个点,新方案的推出牵动了学校从上到下,从观念到体制,从管理部门到每个师生,从教学方法到教学内容的方方面面改革。至今,方案的改革仍在不断深化和完善,我们仍有很多探索和思考有待深入,但改革的方向选对了,我们就会持之以恒地走下去。我曾经形容新版人才培养方案是我们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纲,纲举目张,只要有了这个纲就能给人才定型,就好像做糕点要靠模具定型。
 
《中国科学报》:您曾在一次讲话中提到您有一个梦想:若干年后,哈工程学子在校期间至少参加一项科技创新活动;若干年后,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成为学校的一个品牌;若干年或更长的时间以后,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成为学校的一张名片。
 
刘志刚:创新能力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标志。我们对这种人才有如下的描述:政治信念坚定;人文和道德素养高,有社会责任感;身心健康,有团队精神;基础理论扎实,有良好的发展潜质;专业素养良好,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充满好奇心,乐于探索未知世界;善于创新,具有批判思维与创新精神;持之以恒,对生活和事业永葆激情。
 
传统课堂教学不可能完全满足这类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学校提出构建课堂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学生创新创业的大教育格局。强调在扎实推进课堂理论教学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些年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主要做好了三个层次的工作:打造平台,提供创新环境;完善机制,保障创新活动;举办赛事,点燃创新激情。
 
首先,学校不断投入资金,陆续建立起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和20个实验教学中心。仅实验教学中心改造一项累积投入就超过2亿元。建成后的各种科创中心完全采用图书馆式全天候自助开放模式,学生可以自选内容、自选时间,在指导教师帮助下进行科技创新。良好的创新环境吸引学生们走进实验室,去实践自己的奇思妙想。
 
其次,学校还陆续出台完善了如创新学分、科创基金、创新保研以及各种表彰奖励等系列政策;建立了以资深教授为主导,高技能人才为骨干,青年教师加盟,吸收优秀学生做助手的科创指导团队;调动了教务管理部门、实验室管理部门、团委联动,各学院协同的创新管理模式,举全校之力支持学生创新。在不包括院系投入和科研团队投入的情况下,学校去年投入超过400万元支持创新,且以每年100万元的量级持续增加。
 
再次,学校每年举办的60余项创新赛事,吸引了6000余人参与。竞赛包含不同层次学生,每个学院推出的一个或多个具有学院特色的品牌赛事被我们称为“一院多品”;大一新生的“启航杯”每年有1000多个队,3000多人参加;国内外重大赛事牵引下的30多个创科社团吸引了3000多名学生会员。大学生科技创新普及率超过80%,学生在各类国际国内竞赛中不断获奖。但我也经常提醒指导教师:“鼓励学生参加赛事的第一目标是普及而非获奖,引导他们进行科创的首要目的是鼓励激情而非完成作品。”创新激情被调动起来了,很多学生“不要学分也要参加实践”。泡在实验室里撵都撵不走。我形容我们的科技创新形成了井喷之势,不可遏止。
 
《中国科学报》:除了创新意识,您认为哈工程的学生还具有怎样的独特品质?
 
刘志刚:哈工程毕业生的文化品质是学校的大学文化综合作用的结果。海军用人单位称我们的毕业生“可靠顶用”,我觉得这是因为我们的毕业生耐得住寂寞、沉得住气。前不久,一位来校访问的专家称我们的学生“很朴实”,我觉得那是这所学校的风格对学生的熏染和影响。大学文化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也是潜移默化的,它会深深植入一个人的内心,影响他的一生。
 
《中国科学报》:您每次都会对新生和毕业生说同样的话:“请不要忘记,你们是自哈军工(哈尔滨工程大学前身)以来第XX期学员,你们出身名门、身上流淌着哈军工的血液。”您也在时刻向您的学生们传播着哈工程的大学文化。
 
刘志刚:是的。我们不能割断历史谈文化。就像校园里回荡了59年的军号声,传达的不仅仅是上下课的铃声,更传达了一种自豪感和使命感;军工操场、教学大楼、陈赓雕塑……这些无一不向学生传达着这所大学的精神品质,有一天他们走出校园,这所大学“以祖国需要为第一需要,以国防需求为第一使命,以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的大学精神也会融入他们的血脉,成为哈工程毕业生自觉的精神追求,这是我们人才培养的无价之宝。
 
《中国科学报》 (2012-06-13 A6 大学)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