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彬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6-6 8:25:15
选择字号:
中国科学报:莎士比亚耽误了外语教学?

 
长期以来,以莎士比亚名著为代表的外国经典文学作品,一直是国内外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在日益现代化、全球化的今天,这样的设置是否依然合理?
 
■本报记者 陈彬
 
不久前,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中国外语》杂志社发起的第八届全国外国语学院院长论坛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黄友义应邀在论坛上讲话。为了准备讲话内容,他找到外文局的几位老翻译,请他们为当前的高校外语教学提提意见。一位老翻译脱口而出:“让他们少教点儿莎士比亚,少教点儿外国文学。”
 
论坛上,黄友义将这条意见提了出来,随即引起了一场关于“莎士比亚”与“外语教学”的讨论与反思。
 
河北的省会是宁夏?
 
对于老翻译的这条意见,黄友义也是赞同的。作为论据,他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2003年,国家开始实行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其中面向高校大学生推出了3级(最低档)和2级(中级)两个等级,至今共有约3000名翻译硕士参加了2级考试,但通过率只有10%,而这项考试的整体通过率是14%。
 
“职业翻译的考试内容完全按照实际工作的需要设计。这一现象的出现,说明学生毕业时的英语能力与实际需要存在很大落差。换句话说,我们必须反思目前的外语教学是否对路。”黄友义说。
 
他表示,业内其实很希望高校的外语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得更紧密些。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在教学内容上做文章。“外语能力的提升其实有很多的办法,比如不读莎士比亚,而是读一些奥巴马的讲话或者白宫发布的新闻,是否也可以提升学生的能力?”
 
在论坛上,提出这一问题的并不止黄友义一个人。
 
曲莹璞是中国日报社的副总编辑。来论坛之前,他曾统计过近几十年来,该报招收新员工的专业背景情况: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新员工几乎全部来自外语专业;2000年前后,有一半的新员工不是外语专业出身;而如今,几乎已经看不到外语专业的新人了。
 
“在当今的时代,媒体要求员工必须对国情和某一领域有一定了解,这种要求甚至比语言能力的要求更迫切。而据我的观察,有些外语专业的学生在写文章时,甚至能将河北省的省会写成宁夏、将西藏写成省。我们希望学生能更加了解现实,而这些内容显然也不是‘莎士比亚’能够教给他们的。”曲莹璞说。
 
作为外文局的副局长,黄友义常常到高校进行交流。在与外语专业的研究生接触时,有些学生曾悄悄告诉他,他们更喜欢与业内专家交流,而不太欢迎其他学校的老师。
 
“我问他们为什么,他们说自己的老师已经将一些理论都讲完了,其他学校的老师讲授的内容也差不多,还是业界的讲座更有启发。”黄友义表示,这说明学生们也对一些贴近现实的内容更感兴趣,高校的教育必须注意到这一点。
 
别把外语教学交给BBC
 
如果减少传统文学在外语教学中的比例,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什么内容应该相应地加大比例?
 
外交部前新闻发言人刘建超在卸任后,曾与黄友义有过一次谈话。在谈话中,刘建超说自己之所以具备了出色的外语交流能力,除了在大学的课堂学习外,还得益于自己长期坚持阅读英文刊物《北京周报》,正是这份富含国内时政资讯的刊物,使他在掌握大量词汇的同时,也了解了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国策。
 
然而,目前高校中的情况却并非如此。黄友义说:“学生们正在大量收听、阅读的是以BBC(英国广播公司)为代表的英美广播电视内容。对英语学习来说,这些内容也许‘原汁原味’,但缺少了我们自己的价值观。”
 
这其实也是曲莹璞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个切实问题。“外语专业的学生很容易‘西化’。在新闻报道中,这样的倾向要更加明显一些。这也是学生们长期接受国外传媒影响的结果。”他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有自身的价值体系和文化体系。“我相信现阶段我们选择的发展道路是正确的,但如何让年轻一代去接受它却是个问题。我们必须让他们具有自己的价值观。”
 
曲莹璞坦言,国内学生其实更应该阅读一些由国内出版单位刊发的,能够反映社会主流价值体系的英文读物。也许有人担心这样的读物不是原版英文,其实随着国内外人才交流的日益频繁,国内出版的英文报刊文章背后,都有一个庞大的国外人才组成的校译队伍,这样的担心没必要。“重要的是,我们不能把我们的外语教育交给BBC。”
 
我们在学“上身西服、下身短裤”的英语
 
在呼吁“莎士比亚”远离外语教学的声音之外,对莎翁的挽留之声也并非没有。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傅勇林便是其中之一。
 
除了担任院长职务外,傅勇林还有另一重身份——四川省成都市副市长。几周前,他刚刚以这一身份参加了一次全球性的财富论坛,论坛中的一个细节让他印象深刻。
 
“这次论坛聚集了众多全球500强企业的CEO。”傅勇林说,他们在讲演时,所说的全部是纯正而又优雅的英语,遣词造句中蕴涵着浓厚的文史修养,其对世态人情的见解之深刻,不是一般草根阶层所能达到的。“我们无法想象如果不读‘莎士比亚’,他们能否有如此教养。这也使我们不得不思考:教育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傅勇林表示,所谓教育,“教”是传授知识,“育”则是人格培育和精神成长。我们的民族需要有丰富生命形态,以及深刻见解、洞察力的人。而要培养这类人才,就不能抛弃前人的智慧。“我们希望培养的学生‘根深叶茂’,但‘叶茂’的前提是‘根深’,相信那些商界精英表现出的睿智,就是根植于他们自身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尊严,植根于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敬,如果仅仅出于使用目的,恐怕难以实现。”
 
具体到外语教学,傅勇林表示,目前我们的主要任务,并不是简单地提高学生英语交流和运用能力,而是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洞察力。
 
“在外语文化中,每个词都有自己的历史和特殊含义,但我们的教学并不注重挖掘这些文化内涵,导致学生仅仅是将词语简单地‘搭建’成语句,根本不管语句是否协调。这样的语句就像一个上身穿西服,而下身穿短裤的人,让人看起来极不舒服。”傅勇林说,词语中的古香古色与下里巴人有很大区别,但国内学生却很少察觉。
 
“语言能力的最高境界就在于‘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但我们的学生却只会说‘人话’或只会说‘鬼话’。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阅读的可能就不只是‘莎士比亚’了,甚至要在更古老的文学著作中寻找答案。”傅勇林说。
 
当然,傅勇林并不认为外语教学需要使每一名学生都掌握“古香古色”的外语。“英语教学分为两种,其一是培养能代表中华民族文化尊严,能讲出一口优雅而雅正外语的人才;另一种是要面向市场,或许后者的比例相对较大,但并不能以此就否定‘莎士比亚’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走向世界,而走向世界的中国才是真正强大的中国。”傅勇林说。
 
《中国科学报》 (2012-06-06 B3 思考)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备受科技巨头青睐 下一代地热来了 变暖加速喜马拉雅高山树线向高海拔扩张
“双星合璧”制造人工日食 研究或摆脱光子时间晶体对高功率调制依赖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