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思齐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6-1 8:31:00
选择字号:
赵文津院士:地震测报需“双管齐下”
 
■本报实习生 于思齐
 
自4月以来,全球范围地震频发。数据显示,仅4月的上半月(截至4月18日凌晨两点),记录到的地震数量就有352个之多。
 
如此频发的地震难免让人有些担忧和顾虑,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文津日前在北京地质学会组织的“院士讲地灾”高峰论坛上表示:地震频发的事实无法回避,当务之急是:一方面加强对地质测报研究,提高对观测资料分析和应用的能力;另一方面,认真总结过去测报的经验教训,加强地方在地震预报和防震减灾中所发挥的作用,正所谓“双管齐下”。
 
据自1900年以来的资料显示,100多年间,全球平均每年发生1次8级以上地震、15次7级(7~7.9)以上地震,而6级以上(6~6.9)地震更是高达每年134次之多。
 
但“这些大地震的分布具有规律,如智利9.5级地震、日本9级地震、印尼8.6级地震都是沿着太平洋板块或印度洋板块的边缘发生的”。
 
这是大洋岩石圈向大陆岩石圈下面俯冲的结果,震源多位于俯冲带的大洋一侧,一般来说,大洋岩石圈比大陆岩石圈厚度薄、温度低、刚性大、积累的能量也大;在俯冲带,大洋板块插入到大陆板块的下面,由于相互发生挤压磨擦,形成能量的积累;这种挤压就很可能使海底地形发生较大变化,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将致使地震发生。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全长4万公里的环太平洋地震带成为地球上最主要的地震带,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几乎全部的中源和深源地震。
 
“不过,中国的地震多属于大陆板块内部地震,是由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向北向西推挤作用下,在欧亚大陆内部薄弱地带产生的地震。”赵文津说。
 
“所以,研究地震发生机制最本质的问题,是要研究板块是怎样运动的,研究位移的多少和力的大小。这是我们分析板块运动和地震发生机制的一个基础,是李四光多次强调的,我们不能丢弃。”赵文津强调。
 
作为一个多地震国家,如何做好地震预报和防震减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对此,赵文津提出,在中国当前科学预报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采取专群结合、土洋结合、多学科结合、多部门合作等措施非常重要,特别是地方相关部门领导的风险决策作用非常关键。
 
比如1975年海城地震的短临预报、1976年青龙县全县防震等。在赵文津看来,这些都说明了地方群众的测报和防震减灾经验十分重要。
 
“地震有很大地区性差别,所以地震发生的情况有可能不同,但是地方预报是有可能取得好成绩的,而且已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他说。
 
“数字预报应该开展,它是地震科学预报的最高点。”赵文津肯定道,“但那不容易,还需要奋斗几十年再看。”
 
然而,“当务之急,是要提高对观测资料分析应用的能力。”赵文津强烈呼吁要重视这一问题。
 
“因为现在的地震局观测项目很多,如何总结这些观测项目,通过这些现象认识地壳运动的规律,从这些规律进一步发现其与地震间的关系,才是根本的途径和最核心的问题。”
 
《中国科学报》 (2012-06-01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