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晏扬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2-5-29 9:27:18
选择字号:
中青报:弊大于利的保送生制度何不取消
 
教育部“阳光高考”网公示的数据显示,2012年,北大、清华、上海交大等高校拟录取的保送生占本科招生计划的10%以上,中国科技大学更是超过20%。与此同时,各地的保送生名额被“超级中学”所垄断:今年河南省共有60名学生拟被保送到北大、清华,其中郑州外国语学校占了35人;山东省有400余名高中生拟被保送,其中200余名来自济南外国语学校。调查结果显示,家庭所在地为省会城市的学生,获得保送资格的可能性是郊区农村学生的11.1倍,更有研究称城市子女获得保送的机会是农村子女的17.2倍。(《中国青年报》5月28日
 
从1958年开始,我国便有了高考保送制度,至“文革”期间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1988年,保送生制度重新引入高考,至2000年全国保送生达到2.5万人,2001年,教育部将保送生规模压缩至每年5000人。1988年重启保送生制度,是为了避免优秀学生因在高考中发挥欠佳而上不了大学,初衷虽好,但问题多多,择其要者在如下两方面。
 
一是滋生腐败。1995年,河南鹤壁市一所中学保送的8名学生中有7人成绩作假;1996年,湖北省某市教委主任利用职权将儿子评为省级优秀学生干部,被保送到名牌大学;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清退了3名成绩作假的保送生;2000年,湖南省隆回一中的14名保送生中有13名弄虚作假……问题触目惊心,保送生制度俨然成了一些有权有势者的腐败通道,成了一些“差生”入读重点大学的捷径。
 
二是制造教育不公。保送生名额大多被“超级中学”所垄断,而就读“超级中学”的大多是城市学生,偏远农村地区的考生几乎与保送无缘。17.2倍的差距是那样扎眼,穷乡僻壤的学生,在小学、中学阶段本就享受了较差、较少的教育资源,而他们在高考中却再次遭受歧视,何其不公平!教育不公导致城乡教育鸿沟越拉越大,“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地区抬头,很多农村学生初中毕业就缀学打工,上升通道被阻塞,贫穷代际传递势所必然。
 
既然某个考生很优秀,为何不能通过正常的高考考上名牌大学?高考是一个竞技场,激烈而残酷,既是对考生智力和学识的检测,也是对他们心理素质、意志力和临场发挥能力的考验。一些学生平时学习成绩好却在高考中考砸,只能说明他们的心理素质不过硬、意志力不强、临场发挥能力欠缺。就像体育比赛,不会根据运动员的平时成绩决定奖牌归属,不会因为某个运动员临场发挥失常而特授其奖牌,否则,就是对其他运动员不公平。
 
高考“唯分数论英雄”确实有其缺陷,为了弥补这种缺陷,我们有高校自主招生制度,还有高考加分制度。一名考生如果真的很优秀,他可以获得高考加分,也可以参加高校自主招生。如果他既不能通过“裸考”考上好大学,也不能通过高考加分、自主招生考上好大学,那只能说他根本不够优秀,上一般的大学足矣!既然有高考加分和自主招生制度,那么,保送生制度是不是就该取消?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