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社会转型面临复杂矛盾 |
专家呼吁:创新发展急需跨学科联合攻关 |
|
■本报记者 徐雁龙
“这次高层论坛开启了我们对科学与社会发展问题的共同探讨。”中科院院士朱道本在日前于清华大学举行的“当代中国:转型、创新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如是说。
此次论坛由刚成立不久的中国科学院学部—清华大学科学与社会协同发展研究中心举办。
在4月19日的中心成立仪式上,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曾共同表示,面对协同创新的历史使命,中科院学部和清华大学将构建高水平的跨学科研究平台,从人文社会科学的多个研究视角出发,开展对社会问题的综合研究。
而今,借助于这一高层论坛,跨学科联合攻关的构想正式启动。
协同创新面对社会转型
2011年4月24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强调积极推动协同创新。这一情景仍在谢维和脑中萦绕。
谢维和表示,如何顺应知识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创造性地破解我国转型过程中复杂、多样的社会矛盾,实现科学与社会协同发展,必将成为我国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
他认为,有必要将科学和社会的协同创新纳入到“当代中国:转型、创新与发展”的大背景和框架中去思考。
中科院学部主席团秘书长曹效业则指出,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的转型发展既是后发国家经济起飞到特定阶段的普遍现象,也是我国现代化思考和传统文化冲突使然,同时还是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走向知识文明时代的要求,三者共同作用导致了我国转型发展的复杂性。“这对中国的科学界、知识界提出了重大挑战,也提供了优良的研究空间。”
曹效业认为,如何破解社会转型期复杂的社会矛盾,促进科学技术跨越发展,有效支撑我国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走出“技术创新”的束缚
相对于开放式创新,协同创新是一项更为复杂的创新组织方式,其关键是形成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模式。
而通过跨学科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谋求科学与社会的协同互动,或可产生“1+1>2”的非线性效用。
国家外国专家局原局长、创新理论研究专家马俊如在报告中指出,讨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必须走出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技术创新”的束缚,从经济、科技和社会三个方面来综合考虑一个国家的创新活动。
“创新活动的过程已不单纯是科学技术问题本身,同时也必须包括人文关怀;科技和人文有必要区隔,但更需要互动和相互影响。”马俊如认为,现代创新精神改变了传统的观念,创新竞争的精髓在于“竞争中要有合作”,而“冤家可以共同分享成就”。
谢维和认为,把对重大问题的探讨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将更有利于促进科学与社会的共同进步。
跨学科研究超越表层争论
论坛上,中科院院士陆大道作了题为《我国交通发展的成就及近年来出现的问题》的报告,剖析了我国转型发展过程中一系列令人深思的问题。例如,交通运输规划和建设中出现的规模过度扩张、重复建设、能力浪费、不合理竞争以及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不协调等。
“这些问题能促使我们重新思考什么是现代化,该怎样看待这样的转型过程,应如何走好转型之路。”中科院学部—清华大学科学与社会协同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正风表示。
著名社会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李强则在报告中介绍了基于实证研究发现的中国“倒丁字型的社会结构”,即在我国的社会结构中,以农民为主体的64.7%的人处在分值非常低的位置上,城市中的各个阶层则像一个立柱,群体之间有着非常鲜明的界限。
李强表示,这一结构可用来解释很多社会现实问题。“当前,我国的改革处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实现创新发展必须重视历史传承、意识传承和外来影响三个问题。”
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王春法指出,当前有必要转变从概念到概念的研究思路,代之以问题导向,探讨我们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所所长刘孝廷则指出,当前亟须超越表层争论,进入对中国发展的深入思考和设计。
《中国科学报》 (2012-05-03 A4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