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洪蔚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4-9 8:01:59
选择字号:
微生物学家刘志恒:坎坷中成就科学人生

 
一位德国哲学家说过:“如果艰难的经历没有摧毁我们,它就反而让我们更坚强。”这是一位“老外”对微生物学家刘志恒人生与科研的评价。
 
■本报记者 洪蔚
 
出生于1940年,上世纪60年代正式投身科学,刘志恒——这位从河南农村走出来的知识分子和很多同龄人一样,他前半生在战乱与政治动荡中,艰难地走过;也和很多同龄人一样,他的求学与科研经历,无端地受到“非科学因素”的干扰。
 
然而,在一些人被“命运”拖垮了的时候,也有一些人,在逆境中顽强地坚守下来,并变得更加坚强。刘志恒就是其中的一位。一位国际同行在听闻了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后,竖起了大拇指:“刘,你是位了不起的人。”
 
童年记忆:战争与饥饿
 
说起儿时经历,“逃难”二字,最为印象深刻。“先是抗日战争,紧接着是解放战争,儿时留下最深的记忆,就是大人带着我随时往外跑。”
 
刘志恒出生于一个河南农村家庭,父亲是一个勤劳农夫、尽责的父亲,不仅田种得好,还会养蜂,刘家在当时的河南农村算得上是殷实人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相对富裕的家庭,“在战争时代,挨饿也是少不了的”。
 
战乱与饥饿是刘志恒对自己童年的概括。刘志恒家中兄弟姐妹四人,刘志恒最年幼。在正式上学前,他曾跟随兄姐去当地小学校,那时刘志恒的家乡还在国民党统治下,他记得去学校的那天,学校正给学生发放做童子军军服用的“布料”。
 
说是布料,其实就是装美国救助粮食的“洋面口袋”,学生将这种口袋带回家,先要染成绿色,再做成童子军军服。
 
1947年,到了刘志恒正式上学的时候,他的家乡已经解放了。战争结束后,善于操持的父母很快让家中兴旺起来,“从解放前夕,到土改前,我的家中不再缺少食物”。
 
然而动荡却依然没有终止,上到小学四年级,刘志恒的家中又出变故。“那天和平常一样放学回家,门上被贴上了封条,家里值钱的东西都被搬了出来,牲口也给牵走了。”土改正在深入,刘家被划成了地主。
 
“东西分了就分了,生活还在继续,我也照旧去上学。”到了刘志恒小学毕业,那一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里最好的中学——西华县第一中学。
 
出身不好的优等生
 
初中生活对刘志恒来说,相当顺利。到了升高中的时候,作为三好学生,他获得了许昌地区专员公署颁发的免试升学证书,可以在几个县范围内任意挑选学校。刘志恒选择了离家90里的周口一中。那是1956年。不久,刘志恒尝到了政治的味道。1957年,高一放暑假回家,一个多月后,再回到学校读高二的时候。校园已经变了“模样”。
 
由于刘志恒“揭发”右派不积极,自己也开始受到政治审查。刘家的成分曾经几次改划,当过中农、地主、富农,因此刘志恒的档案中,留有不同的填写。原先没有人在意,而此时,却成了“隐瞒成分”的大问题。几经波折后,成分问题算是说清楚了,学生干部却不可能再当下去了。
 
1958年11月,北方地区已经入冬,从小生长在大平原的刘志恒和他的同学一起,在“三面红旗”的号召下,第一次来到山区参加“大炼钢铁”。在刺骨的河水中“淘铁砂”。
 
带着“夹着尾巴做人”的告诫,再加上对“三面红旗”的诸多“不理解”,刘志恒干得多、说得少。
 
没想到的是,干活积极,表态不积极,也是一条政治缺点。高考前,在政治审查时,刘志恒被认为有三大问题:没有和剥削阶级家庭划清界限;同情右派;对“三面红旗”认识模糊。
 
刘志恒听到这个消息,当即绝望了,对向他透露消息的同学说:“既然这样,我还是放弃高考吧。”
 
同学将这一情况向校方反映后,学校再次对刘志恒的政治问题进行讨论,最后,在这三个问题后面,又加上了一句:经过教育思想有所提高。这才有了考学的机会。
 
大学生活:不平静的书桌
 
刘志恒从小立志学医,高考填志愿时,志愿表上清一色“医学院”,基于当时“医农”同属一类学科,只在第一志愿栏里,随意填上了“北京农业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尽管得到了高考资格,看着班上不少优秀的同学,因为政审没通过未能参加高考。由于自己的政治情况不佳,刘志恒对高考的结果抱着很悲观的态度。
 
几周后,刘志恒回到家里,没想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还是来了。看见“北京农业大学”几个字,刘志恒并没有高考录取后的欣喜,而是医学院梦想破灭的心痛。
 
同学鼓励他说:“你可以在毛主席身边读5年书。”“你以后就要在显微镜下读书了。”
 
1959年9月,刘志恒来到北京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刚步入校门,所有的新生便先被送到京郊农场劳动。由于年纪最小,刘志恒在农村家中都很少干农活,没想到上了大学,反倒扎扎实实地当了一个月的农民。
 
其实,当时的北京农业大学,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农学院合并而成的。“椅子是北大的,桌子是清华的,教授们都来自北大、清华,是全国该领域的佼佼者。”
 
然而,5年的大学并不平静,刚结束劳动回学校上课,只几个月后,三年自然灾害就开始了。刘志恒在艰苦的生活中,读完了五年书。
 
“发配”新疆
 
1964年刘志恒大学毕业,毕业典礼对他来说又是一次磨难,由于出身不好,表现还不错,在系里的毕业典礼上,他被要求作了这样一个自我批判的典型报告:我是如何受剥削阶级家庭影响,为个人而读书。事实上,刘志恒之所以努力读书,正是来自家中的教育——那种朴素的中国农民对学习的尊敬。在个人与社会的观念上,刘志恒也受到了家教中如何做人的朴素思想影响,他说:“父亲总是教育我们,有好东西自己吃了叫‘填坑’,给别人吃叫‘传名’。”
 
因此,他无法理解所谓“成名成家”是“为个人读书”的观点。让他想不通的是,如果一个人成名成家了,表明他客观上所学知识与技能对社会有贡献,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怎么能说是为个人而读书。“但是,那天在毕业典礼的台上,我只能说些违心的话。”
 
由于出身不好,再加上“只专不红”的帽子,他被分配到了新疆。“说分配是好听一点的词,其实就是‘发配’。”这一去就是14年。和刘志恒一起去新疆的全国各专业应届生人数众多,大多是些出身不好或政治上“有问题”的学子。“我们这批人一报到,没有去分配的单位工作,而是一起被集训后拉到农村参加劳动锻炼和阶级斗争。”
 
1975年邓小平复出,大学毕业11年,刘志恒终于有机会搞点科研,他利用在大学学到的微生物知识,在新疆开始进行生物肥料的研究,并与另外4名同事一起,白手起家在新疆农科院建立起微生物研究室。
 
这个由刘志恒等人从搬砖、盖房开始建立起的微生物研究室,就是后来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前身。
 
人生的两个转折
 
1978年,科学的春天,远在边疆的刘志恒迎来了一次关键性的人生转折点。刘志恒顺利通过研究生考试,投入到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他敬仰已久的闫逊初院士门下做研究生。
 
经历了几十年的命运起伏,刘志恒把自己的人生比作大海中的一叶小舟,“人生的环境由不得人做主,命运由不得人做主,唯人可以做主的是努力掌控不要翻船并达到彼岸。”
 
41岁研究生毕业,刘志恒说:“我才平生第一次真正搞起了科研。”1983年,刘志恒在《微生物学报》上,发表了他第一篇学术文章。如果说1978年是刘志恒科研上的第一次转折,1989年,他经历了科研上的第二次转折。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的科研工作经历了“文革”后的恢复期。这是一个重建的阶段,从方法到理念都未能与国际接轨,更不用说国际前沿水平。
 
1989年,刘志恒平生第一次迈出国门,赴波兰做了半年的访问学者,这一经历,让他接触到了国际领先的科学理念,接触到了“分子生物学”的知识。
 
不久后,他又先后两次受英国皇家学会资助,赴英国访问、学习,在英国期间,他又接触了微生物分类学中化学分类的思想。
 
这两次转折,前者是“从无到有”,后者是“从落后到先进”,为刘志恒的科研人生铺平了道路。
 
达到彼岸
 
在国外访问、学习取得的巨大收获,不仅让刘志恒个人受益,也带动了研究所微生物分类学的发展。“从上世纪90年代起,微生物所的微生物分类领域,基本做到了与国际接轨。”
 
1998年,刘志恒第一次在国际IJSEM杂志上发表了论文,为此,微生物所给他颁发了对微生物学研究的贡献奖。2011年5月22日,刘志恒与他的老师、微生物所教授阮继生一起获得了国际伯杰氏基金会(BISMiS)颁发的“伯杰氏奖章”(Bergey Medal ),以奖励他们对微生物系统学的卓越贡献。
 
伯杰氏奖章是一项终身成就奖,也是微生物学领域的最高奖项之一。自1994年开始颁发此奖以来,共有43位国际微生物学家获此殊荣。阮继生和刘志恒此次获奖,是我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该项奖励。
 
至此,刘志恒的人生小舟,终于在不平静的人生之海中,顽强地到达了彼岸。如今,刘志恒尽管已经年过古稀,却身体健康,精力充沛,依然活跃在教学、科研领域中。
 
近些年,最让他欣慰的是,除了写文章、搞科研,他花了很多精力投身研究生教育。几年前,他还专为研究生教学撰写了专著《现代微生物学》。
 
目前,刘志恒的科研活动,可以分为两大部分。除了继续自己倾心多年的微生物学,并继续在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药学研究组承担科研工作外,他对前沿空间生命科学研究,兴趣尤为浓厚。
 
早在1987年,他就加入了空间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工作,从事地球生命对空间环境的适应性研究,并在空间环境下研究生命的起源与进化。2008年,他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撰写了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中长期规划《中国至2050年空间科技发展线路图》。
 
2011年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成立,刘志恒作为36位成员专家委员会委员之一,参与为国家空间生命科学做顶层设计。在评价刘志恒一生的科学贡献时,有人遗憾地说:“如果你早些年获得伯杰氏奖章,恐怕你现在已经是院士了。”对此,刘志恒说:“当不当院士是人生机遇,不由我掌握。只要对社会有贡献就是人生最大的欣慰。”
 
人物介绍:
 
刘志恒,1940年生,河南人。1964年北京农业大学毕业,1981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理学硕士学位。1981年起,在中科院微生物所工作,从事微生物学和宇宙生物学研究。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863”计划、国家载人航天工程、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等项目中的多项课题研究。曾主持中国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中国—波兰、中国—比利时、中国—捷克等多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曾获得中科院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等近10项省部级以上奖励。发表论文160余篇,主编、撰写专著共10部。2011年,获得国际微生物领域的最高终身成就奖——伯杰氏奖章。
 
《中国科学报》 (2012-04-09 B2 人物)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3颗火山玻璃珠证明月球1.2亿年前仍活着 实验室培养干细胞或成为癌症治疗突破点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