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龚旭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3-8 9:09:56
选择字号:
美国新政力促女科学家事业生活双丰收
 
■龚旭
 
对于科学家而言,如何处理事业与生活、科研与家庭之间的关系,总是难以回避的问题;而对于女科学家来说,由于受生育、抚养子女和家务之累,成功的事业和美满的生活似乎更是不可兼得的“鱼与熊掌”。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美国联邦政府于2011年9月推出了新的“事业生活均衡计划”,旨在通过进一步提升包括女科学家在内的科技人力资源实力,确保美国在全球的科技领导地位。该计划由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负责实施,为有志于成为高层次人才的女科学家提供更好的事业发展环境。
 
随着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以及女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以科学为职业或进入科学家后备军行列,既丰富了科技人力资源,推动了科技进步,也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女科学家在事业发展中的困境以及科学中的性别平等问题亦愈发引人关注。
 
相关研究表明,女性从事科研所面临的困境来自多个方面,包括女性向高层次人才发展的职业空间不足,女科学家常常缺乏“友好”的工作环境,女性在各种评价中遭遇的传统偏见,年轻女科学家难以均衡事业与家庭的关系,等等。以美国为例,据统计,1997~2007年,获得博士学位的女性由4.6万人(占总数的42%)增至约6.4万人(占51%);但2006年,美国全职受聘的科学与工程专业(包括社会科学)博士中女性仅为33%,大学有职称的教师中女性占30%;1979~2006年,获得终身教职或具备晋升终身教职资格的教职人员中女性比例由10%增至28%,但其中担任正教授的未婚和无子女女性的增幅远高于已婚有子女的女性。这些数据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女性在科学职业发展中的“弱势”状况,揭示出家庭,特别是婚姻及子女状况对女性的不利影响。近年来,美国、日本和欧盟都大力改善女性参与和从事科学事业的政策与制度环境,陆续出台了帮助女科学家平衡事业与生活的相关政策措施。
 
NSF是1950年成立的美国联邦科学资助机构,而且是唯一全方位支持除医学之外的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社会科学等所有学科开展基础研究以及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的政府机构。在60余年的历史中,NSF已支持了近200位诺贝尔奖得主,培养了大量优秀科技人才,其中不乏女性人才,包括获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如果说在前30年,NSF还只是自发且零星地支持女科学家而没有明确且系统的政策的话,那么自1980年美国国会通过《科学技术机会平等法》之后,在相关法律框架下,NSF不仅在其自身资助管理工作中不断消除各种形式的性别歧视与偏见,吸纳更多女性参与科学基金工作,而且开启了积极推动女性参与和从事科学事业的新时代。
 
事业生活均衡发展
 
NSF对女科学家成长发展的支持,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00年之前其努力主要集中在政策研究和支持女科学家个人发展,到21世纪之后则主要致力于解决女科学家事业发展所面临的体制障碍。
 
进入21世纪以来,NSF意识到促进女科学家发展不能单凭女性自身的努力,而需要女性和男性组成的科学共同体的广泛参与,因此改变了过去单纯以支持女性个人发展为主的政策措施,转而以大学和科研机构为资助对象,鼓励和促进各机构实现女科学家成长发展所需的“制度转型”。2001年,NSF将原有的女性相关资助计划整合为“提升女性参与和发展学术事业能力计划”(ADVANCE),支持受资助高校开展为女性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的各项活动,如评估与修订在招聘和晋升等政策中不利于女性的部分,设立为女科学家职业发展提供指导的资助计划,培养女科学家成为系主任或学院领导,对女性成长环境进行长期调研并分析相关数据,等等。ADVANCE实施十余年来,在提高科学界的性别意识、为消除科学界的性别歧视提供“政策模板”、促进各层次女性参与和发展科学事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1年9月,NSF又推出促进高层次女性人才发展的新举措,即实施“事业生活均衡计划”,旨在通过解决女科学家工作与生活所面临的冲突,特别是在生育或收养以及抚养子女期间的困难,切实提高女性在美国高校正教授中的比例。NSF尽管过去在为科学家创造弹性工作环境方面已有不少努力,但此项新计划的实施将进一步形成一整套广泛适用的“家庭友好”政策措施,来帮助女性扫除科学事业上的发展障碍,其中包括允许项目承担人因生育等原因而延长项目执行期,项目主持人可以因休产假而聘请辅助人员,NSF采用视频会议方式举行项目评审会以有利于需照顾家庭的女科学家参会,等等。NSF将以十年时间来推行“事业生活均衡计划”,希望到2021年,美国科学与工程专业新晋终身教职的女博士比例能够增长至41%,与2009年女性获得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的比例相当。
 
《中国科学报》 (2012-03-08 B2 国际)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