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丽妃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3-5 9:00:57
选择字号:
中国科学报:酒店斑海豹“保护日”离奇猝死

辽东湾斑海豹。图片来源:WWF



欢欢左眼患有严重的角膜炎,左前肢也由于外伤处于运动不良的状态。图片由达尔问自然求知社提供
 
 
北京长安大饭店秦乐宫饲养的一只名为欢欢的斑海豹,在3月1日国际海豹日当天离奇死亡。酒店方面认为死因可能为“受惊过度”,此说法遭到动物保护组织的质疑。
 
欢欢之死暴露出动物商业利用的监管不足。目前,“酒店饲养斑海豹”之风已在许多城市蔓延,不仅存在虐待动物的情况,还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构成威胁。
 
■本报见习记者 冯丽妃
 
3月1日下午2时,《中国科学报》记者接到北京长安大饭店秦乐宫餐饮部经理林胜的电话说,欢欢没了。发现死亡的时间在早上7点左右。
 
“昨天晚上我们休息的时候它还好好的,晚餐还像平时一样,吃了两斤小黄鱼。”林胜说。
 
欢欢是秦乐宫饲养的一只雌性成年斑海豹。斑海豹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事实上,在事发前一天的2月29日上午,记者还应达尔问自然求知社刘慧莉的邀请,与两位动物专家一起到秦乐宫与林胜商量关于欢欢伤势的治疗方案。
 
当时双方决定,3月2日上午,将由两位动物专家口述,由我国职业兽医师张拥军实施操作,对欢欢的伤势进行检查和诊断。
 
然而,欢欢却在检查前一天猝死。当天(3月1日)恰好是国际海豹日。
 
记者调查发现,欢欢之死令人吊诡。
 
初见“伤兽”
 
2月25日,《中国科学报》记者接到刘慧莉的电话,求知社的一位志愿者正在秦乐宫对欢欢做日常记录,发现欢欢的行为有些反常。
 
闻讯赶到现场的记者发现,欢欢缩在水池的一个角落,一动不动。有来客跑到它跟前参观,它就焦躁地在水里游来游去,试图与参观者保持一定距离。
 
“它平常不会这样,每次我来的时候它都很活泼。”志愿者胡春梅说。
 
胡春梅是中国农业大学二年级的硕士研究生,读兽医专业。2010年10月,她开始不定期地来秦乐宫记录欢欢日常的行为。
 
根据她的提示,记者发现欢欢的左眼像是蒙了一层厚厚的膜,同时,左前肢似乎也不能活动。
 
对此,饭店一位临时负责喂养海豹的员工说,欢欢的左前肢可能是被水池池壁的石头撞伤的。
 
秦乐宫海豹池池壁一边紧靠饭店大厅的窗户,由棱角较多的石材砌成,另一边则是贴着瓷砖两个一大一小的圆弧连接起来的池壁。
 
据记者目测,大圆弧的半径在4米左右,小圆弧的半径在3米左右,整个水池面积约10平方米,水深约1米。而海豹体长在1.2米左右,在游泳过程中很容易撞到棱角尖锐的石壁。
 
胡春梅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在一年前的观察中,她就发现海豹经常眨眼睛,那时它的眼睛可能已经出现了问题。
 
“我曾对池水的pH值做过测验,有一次pH值只有4点多,酸性太大了。长期在这种水环境中生活,就可能让它的眼睛发炎。”胡春梅说。
 
据了解,正常的海水呈弱碱性,pH值一般在7.9~8.4之间。
 
当日,闻讯赶来的荣安医院院长、主治兽医师张拥军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欢欢左眼可能患有严重的角膜炎,左前肢也由于外伤处于运动不良的状态。
 
然而,由于斑海豹是野生动物,伤势究竟如何,是否需要动手术,还需要通过进一步检查和诊断才能确定。
 
“如果确定能够治疗,我们就会为饭店提供一个治疗方案。但是除了检查和麻醉费用外,运输所需要的花费也不会少。治不治,主动权还是在饭店这一边。”张拥军说。
 
而饭店有关人员告诉记者,前两天,海洋馆的动物医生已专门看过海豹的伤势,认为并无大碍,还开了消炎药和营养药。
 
该人员表示,欢欢的反常行为是换毛期的正常表现。“它从2003年来饭店至今,每年到了换毛期都会这样。”
 
离奇猝死
 
2月28日,刘慧莉征得林胜同意,确认可以带专家过来对欢欢的病情和伤势进行检查。
 
次日上午10点半左右,记者应邀再次来到长安大饭店了解两位专家对海豹状态的诊断情况。
 
当天,记者在现场看到,脱毛期的欢欢依然像数天前一样,趴在水池的一角,一动不动。
 
据介绍,斑海豹在不同的生命周期,其栖息环境条件也有所不同。例如产仔要在浮冰上,换毛需要岸滩或沼泽地,休息或晒太阳时需要岩岸,捕食和交配则在水中进行。
 
秦乐宫的水池没有自然界的岸滩或沼泽,仅有一个面积约为2平方米、距池底1米多高的平台,平台上还铺着瓷砖。
 
据胡春梅讲,两天前,欢欢曾试图爬上这个平台。由于它的左前肢已受伤,行动不便,为此还弄伤了右前肢。当时,半个台子都被它的血染红了。
 
2月20日晚,饭店负责海豹饲养的工作人员在巡视海豹池时,发现海豹情绪烦躁,一只眼睛异常,有充血现象,并带有白膜。
 
为此,饭店当晚便向北京海洋馆动物医师寻求帮助,并约定在次日上午对海豹进行体检。
 
海洋馆的医生认为,现阶段斑海豹已进入生理脱毛期,由于皮肤瘙痒、情绪焦虑,会经常蹭碰水池边缘,因此将自己抓伤,以致左眼受伤并感染。
 
为此,医生给欢欢开了维生素、左氧氟沙星片等营养和治疗药品,并建议海豹池盐水比重由原来的1.020调到1.030。
 
林胜给记者出示了一份北京海洋馆此前给欢欢诊断的报告。报告显示,由于海豹病情较为严重,需要专业看护人员在特定饲养环境中长期护理用药,才能恢复健康。而目前所开具的药物只能起到暂时控制海豹病情的作用,不能根本性地治愈海豹。
 
由于此前的鉴定结果并不能完全治愈欢欢的伤病,同时,张拥军与萨拉两位医生此行的主要目的是考察欢欢的生活环境,为下一步诊断作准备,双方于是决定于3月2日给欢欢进行采血、诊断等初步检测。
 
然而,就在3月1日,欢欢的生命却凋谢了。
 
“前一天晚上都还很正常,早上起来我们就看到它的尸体漂在池子里。”林胜在电话里说,具体死亡原因已经交由北京市渔政监督管理站和北京市农业局水产处进行尸检调查。
 
“前一天专家、记者的参观可能使海豹受到惊吓,这也可能是导致欢欢死亡的原因之一。”林胜表示。
 
然而,对于秦乐宫的欢欢“受惊”而死的说法,刘慧莉等动物保护志愿者并不认同。
 
死因之争
 
“太遗憾,太痛心。”刘慧莉在事后发给记者的短信中写道。
 
她曾设想,如果可以成功治疗并把欢欢带离秦乐宫,就能够为营救全国其他酒店的斑海豹作出一个示范。
 
然而结果却让她的愿望落空。志愿者提出的第三方尸检的要求也未被酒店方面采纳。
 
在欢欢死亡当天,秦乐宫就找到中国农业大学的一位病理学家进行尸检。当刘慧莉表示希望介入尸检时,饭店方面以已呈报官方为由,婉言拒绝。
 
目前,这位专家的初步检测结果认为,欢欢的死因可能是肺部问题。而它的皮毛很光亮,因此不存在营养不良或受虐待的情况。
 
“这不是什么独断专行,我们并没有逃避责任。政府让我们自己找权威的专家,我们就找了全国有名的专家进行评估。”林胜说,“欢欢已经死了,我们希望让它安安静静地走。”
 
对于初检结果,刘慧莉认为,我国目前对于虐待动物行为并没有任何法律标准,秦乐宫对于虐待动物的定位跟己方的定位标准不同。
 
“欢欢是否遭受虐待不应该仅仅从病理学家的检测报告来看,从动物福利保护角度来看,它在这么小的池子内长时间遭受围观,易产生应激反应,这本身就对动物伤害极大。”
 
她同时指出,目前国内酒店在斑海豹驯养上存在鼓励非法捕猎的嫌疑。因为一些酒店会向渔民购买误捕捞的野生斑海豹,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刺激非法捕猎,进而危害其野生种群。
 
事实上,据秦乐宫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讲,欢欢很可能是一只野生斑海豹。
 
“如果是从动物园领养或是人工繁殖的海豹,对人应该特别亲近,但是欢欢不是这样的,从来的那天就特别怕人,好像打小就受过惊吓似的。”该负责人说。
 
据了解,目前北京除了秦乐宫以外,还有渔公渔婆和大东北两家饭店饲养斑海豹。而此前, 北京最多的时候有5家饲养斑海豹的酒店。“这些海豹应该都是从辽宁那边过来的。”上述负责人透露。
 
从2003年欢欢入住秦乐宫以后,韩师傅一直担任它的专业饲养员。他觉得酒店的环境跟海洋馆的差不了多少,只不过海洋馆有专门的兽医。而两者同样都是以营利为目的,秦乐宫至少不会让海豹进行表演。
 
在他看来,这些年秦乐宫在欢欢身上已经花了不少钱。每天要喂它吃六斤小黄鱼,按照饭店的批发价,每斤要7元钱,一天就是40多元钱。一年吃下来比他自己的工资还要高。
 
此外,一池水是20吨,至少一星期换一次;还有两台1500瓦的水泵保持水循环,24小时运转,光水电费就不少。
 
“从我内心来说,一点也不希望酒店养它。以前是为了营利,但是后来反倒是赔钱了。酒店一直想把它送走,联系了很多单位,但是也没人接收。”韩师傅说。
 
尽管花费庞大,但刘慧莉认为,秦乐宫并不具备野生动物饲养的相关知识,也无法模拟、提供斑海豹的生活环境及生存的必要条件。
 
据《中国兽医杂志》2009年第一期的一篇题为《斑海豹营养性贫血的诊治》的文章称, 秦乐宫饲养了两只斑海豹,2006年7月,雄性斑海豹发病后,交由北京海洋馆于晋海、孙艳明诊断,诊断结果被确诊为营养性贫血。
 
该文章称,由于饭店一直饲喂小黄花鱼,近一年内没有补充任何维生素和矿物质,这只海豹开始腹泻并逐渐消瘦,皮毛粗糙、无光泽,心律不齐,精神抑郁,经常在喂食后上台休息 2~3分钟。
 
由于该海豹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治疗一周后死亡。
 
然而,在记者向秦乐宫多位负责人询问这只海豹的消息时,他们均否认饲养过两只海豹。
 
然而此前面对刘慧莉的质疑,秦乐宫曾给出答复:那只雄性海豹并非死于营养不良,而是食道划伤。
 
“可以想象,他们给出的尸检报告可能也会是模棱两可的,找不到被虐待或者照顾不善的证据。”刘慧莉说。
 
“酒店斑海豹本身就是一个不正常的生存状态。欢欢死了,让我们的救助活动重新归零,但还是希望政府可以取缔酒店斑海豹的饲养方式。”刘慧莉无奈地表示。
 
家有多远
 
“我不知道动物们对于周围的万事万物是否有感情,但我可以确定的是,栖息地是动物的家园和归属的地方。”动物学博士萨拉·普兰特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
 
她给记者讲述了一个亲身经历过的故事。1998年,她在加拿大加那利群岛进行兽医学进修时,同时在当地一家海洋动物救助中心实习。
 
一次,她和其他救助者将医治好的海龟、海鸟送往距离救护中心20公里以外的海洋。
 
一开始,动物们都老老实实地待在笼子中,几乎一动不动。但当车接近海洋时,动物们突然变得兴奋不安起来,在笼子里不停地走动,甚至试图要冲破笼子。
 
打开笼子的瞬间,它们就像子弹一样冲了出来,奔向大海。
 
萨拉说:“每一次救助的动物都会这样,它们能感觉得到海水的气息,听得到海浪的拍打声,听到大海的召唤,家的召唤……”
 
然而,根据NGO组织与志愿者发起的“随手拍斑海豹”活动统计,目前全国已知远离大海、漂流在酒店里的斑海豹达到43只。
 
它们被圈养在狭小的水池中,或供食客即兴投食,或被训练进行动物表演,成为酒店营利的筹码。
 
它们被零距离地暴露在酒店顾客面前,在一些参观者的恶意接触下,因为没有躲避空间而受到伤害。
 
盘锦斑海豹保护协会会长田继光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在山西阳泉华通生态园酒店,他曾看到有游客用烟头烫瞎斑海豹的眼睛。
 
“在缺乏动物福利相关法律的情况下,很难想象这只斑海豹能够得到及时治疗,以及施虐者会因此受到处罚。”田继光说。
 
对此,刘慧莉认为,酒店以娱乐观赏为目的圈养濒危的斑海豹,会误导公众忽视斑海豹栖息地保护、渔业误捕伤害斑海豹种群等严峻问题。
 
同时,酒店圈养斑海豹还会在青少年心中留下“圈养动物即保护动物”、“经过养殖的野生动物可以随意亵玩”的错误印象,不利于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开展和普及。
 
据斑海豹专家、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韩家波介绍,斑海豹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唯一在我国海域繁殖的鳍脚类动物,目前数量仅在2000只左右。
 
“近年来,由于辽东湾斑海豹种群已被证实为独立种群,在有关专家呼吁下,斑海豹有望于今年升级为‘一级保护动物’。”韩家波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
 
现在,酒店里的43只“准一级”国家保护动物距离回家的路还有多远?
 
“或许,它们永远都回不去了。因为它们中有很多已经被圈养了太长时间,变得年迈、受伤、迟钝,再也无法适应大海的生活了。”田继光说。
 
诚然,如果有一天,酒店禁养斑海豹了,它们能去哪里?
 
《中国科学报》 (2012-03-05 B3 深度)
 
更多阅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预见未来:“天关”卫星“前传” 跨能量尺度原子核结构研究获突破
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之重器通过验收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