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卉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2-20 8:45:18
选择字号:
科学报:“草地农业”民间试水产业地位尚待提升


 
美国畜禽等肉食动物饲料大约70%来自草产业,新西兰达到100%,而中国只有8%,其他都依靠主粮。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没大力发展草产业,草产业至今仍未能列入国家主产业范畴。
 
同时,草地农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产业模式,正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中国将如何选择?广东珠海的民营企业家联合科学家,正在探索这种农牧业一体化循环发展的草地新农业模式。
 
■本报记者 王卉
 
阳光下,随着海风,一大片高茂的草地摇曳生姿,分外惹眼。
 
说到草,人们通常会想到“锄草”、“斩草除根”,怎么会想到要种草,而且是在广东珠海海滩?这让很多人不解。
 
3年过去了,广东曾经的风云人物、76岁的钟华生在草项目上,通过成立公司运作,已有了从种植、养殖,到加工循环利用的成功经验,也有了更大的雄心。
 
我国现代草原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对于钟华生的做法赞誉有加。“没有政府的一分钱补贴,这么积极地推动这件事是很难得的。”任继周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他的思路很好,很有开拓精神。”
 
“发展草地是很好的尝试。”一位不愿具名的国内资深农业专家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需要注意的是,北方牧区草地的精心管护与其他农耕地区的草地发展,两者同样重要。”
 
农牧业一体化循环发展模式
 
钟华生,此前担任中国农民企业家联合会会长达17年,现在他的另一个身份是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草业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
 
1984年,钟华生曾在珠海创建全国第一个农民渡假村,首创农业观光游,兴办旅游学院,率先为解决“三农”问题进行示范。
 
1999年,从珠海市委常委的位置退下来后,钟华生走了大半个中国,深感中国农民收入低、城乡差距大的现状亟待改变。
 
长期的工作实践和一线调研让钟华生认识到,“三农”问题的主要症结,与单一农业模式下的土地资源配置不合理、产业结构不合理息息相关。于是,他决意探索一种集种草、加工、养殖等农牧业一体化的循环发展模式,即草地新农业。
 
钟华生请来广东、江苏、甘肃等省农科院的专家联手试验攻关,挑选、培育合适的草种,并于2009年上马“粮竹草项目”。
 
钟华生选在珠海的种草示范基地,原是上世纪围海造田的产物,土壤盐碱贫瘠,之前虽然种过甘蔗和香蕉,但产量和效益都很低。与常见的杂草不同,杂交选育的粮竹草具有速生、高产、高效的特性,能够很好地适应这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
 
粮竹草抗病虫能力强,不需施农药,化肥用量小,主要施用畜牧粪便等农家肥。这种草因为其根系发达,可深入地下三米多,有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在沿海地区连片种植还能形成天然屏障,对抗击台风、海浪,保护围堤大有帮助。
 
在北方一些地区,粮竹草每年一次播种可收两次,在广东华南地区则可以达到每种一次、收3—6次,连续收割6年以上,亩产二三十吨以上。
 
“一草可做六料,即饲料、饮料、木料、纸料、生物燃料、肥料。”钟华生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解释。这是他通过一步步实践逐步得出的认识。
 
通过种草代粮喂牛,同时饲养鹅、猪、鸡、鱼等,喂牛产生的粪便一部分作为农家肥反哺草场,改善土壤结构,而草茎经过加工榨汁等工艺后,又可以成为甘甜可口的新型草汁饮料。
 
种草以后,不仅可以改良土壤、净化空气、代替粮食,通过养殖、加工,收益比种粮高十多倍,也是以前种香蕉收益的几倍。
 
珠海养殖场的牲畜以基地的草为饲料后,生长效果明显不同。首批育肥牛126头,养牛饲料的70%换成草以后,很快长膘,月均增重达70—80斤,一般8个月左右就可以出栏。一个8万头存栏的养猪场,如果用这种富含维生素的草搭配做饲料后,猪的健康状况明显改善。于是,基地周边的一些养殖户很快找上门来寻求合作。
 
“现在有很多养殖户开始自己种草养猪、养鱼,养的鱼没有腥味、泥味,很新鲜。”钟华生不无欣慰地表示。
 
如今,除了养殖优质肉牛品种“鹤州肥牛”之外,基地还研制成功多项成果,比如以粮竹草渣为原料的纤维板、纸干浆等。
 
“一亩地的草,可以养三四头牛,或者还可以养600只鹅,能够降低50%—70%的主粮做饲料。如果全国实现以草代粮50%的目标,其意义非同寻常。”钟华生说。
 
事实上,中科院禹城综合试验站也有七八年牧草种植的经验,该站站长欧阳竹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他们主要种植了黑麦草等8种牧草,最初目的是了解这些优质牧草的耗水规律,测定对土壤的影响。后来也在扩展研究方向,例如尝试研究牧草与粮食间作的生态效应问题。
 
欧阳竹表示,通常,豆科牧草对生态、土壤地力的改良有明显的作用。在禹城,人们通常是用玉米秸秆喂牛。“而用站上种植的牧草喂牛,营养绝对更丰富。”
 
从农业出路看草、粮比例
 
中国连续30年的现代农业发展,过分依赖化肥、农药,已使土地的有机肥力基本耗尽。没有补充有机营养,土壤越来越贫瘠、板结,酸性超标。钟华生认为,“这是很危险的信号”。
 
“一般人看不到,我们在一线看到了,农作物病害明显增多。”钟华生叹息。
 
比如,珠海有一片十多万亩香蕉树,两年时间大都发生病害,树的主体腐烂,很多香蕉还没成熟,果就掉下来。
 
现在农业生产施用的化肥,已经上升到最初的一到两倍。“不少地区只种不养,土地越种越‘瘦’;或者只养不种,粪便没有去处,造成污染,这两者分离是不科学的。”钟华生说。
 
凡此种种,必然带来食品不健康,造成产品质量不达标,粮食、果蔬口感下降,影响后代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
 
“这是非常严重的事情。”钟华生的语气变得激动起来,“天地人和,都有矛盾,这是反常的。”
 
“源头问题没有解决好,怎么能够得到健康食品?”钟华生反问。
 
随着能源越来越紧缺,需求不断扩大,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农民收入问题、粮食安全问题、地力问题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综合治理。
 
钟华生建议,在政府倡导下,把社会力量组织起来,让科学家、企业家、社会力量、农民、舆论联合起来,共同重视草地农业这一问题。
 
“‘三农’环境不改善,所有问题都不能解决。”钟华生说。
 
钱学森的第六次产业革命的理论提出农、林、草、沙、海结合的大农业概念,钟华生也想探索这样的大农业路子应该怎么走,种种“三农”问题如何解决。他希望为农户找一个既能迅速致富,又能复原地力、不破坏环境的致富新门路。
 
任继周院士的草业农业理论让他怦然心动、深受启发。
 
“目前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但粮食安全问题还存在不确定性,这是社会大问题,长三角、珠三角原来是大产粮区,现在已变成缺粮区。就广东而言,一年需要700亿斤粮食,而其中饲料占400亿斤。”钟华生对记者表示。
 
以珠海为例,改革开放前的珠海是产粮区,人口为40万,种粮40万亩,平均一人一亩地。现在人口超过120万,种粮只有4万余亩,人畜争粮矛盾加大。
 
“一旦出现灾荒,或其他非正常状况,粮食保障会很危险。”
 
相比较而言,美国畜禽等肉食动物饲料大约70%、新西兰的100%来自草产业;中国只有8%来自草产业,其他都依靠主粮。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没大力发展草产业,草产业至今仍未能列入国家主产业范畴。
 
美国用28%的耕地种草,草业被列为其十大产业之一,中国是世界上草原最多的国家,但大部分草地已经沙漠化。荷兰用53%的耕地种草,成为世界花园国家、环保国家,民富国强。
 
钟华生认为:“中国现在粮食不丰裕,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合理。”
 
对公众而言,草地农业还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一般人更想不到,在经济发达、人多地少的广东珠海会率先试水草地农业,而且是始于民间。
 
一个系统不能靠一种草解决,因为各地的生态条件并不一样。在系统内做得很好,离开系统则未必能够成功。
 
“科技专家要研究适合不同地方、不同生态系统的草。同时要慎重、认真,而不是一哄而上。”任继周为此建议,国家和地方需要系统组织高效节约的草地农业的示范工作。
 
其中,建立示范基地是前提条件,进行战略和政策研究则是基本保障,中国迫切需要加强对草地农业的研究与实践,以便为从根本上变革农业生产方式提供依据和模式。
 
就在记者采访任继周的前一天,贵州方面有人特意来拜访他,咨询草地农业的发展意见。任继周给对方的建议是:做好草地农业的试验示范区。
 
记者了解到,作为中国工程院设立的岩溶地区咨询项目之一,任继周与中国咨询公司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司长黄黔,刚刚共同主持完成了“西南岩溶地区草地畜牧业的咨询研究”。
 
草地产业尚无国家地位
 
钟华生最近经常来北京,目的是在北京筹备成立全国性的草地农业产业化联盟股份公司。
 
公司的目标是组织院士专家,联合学校、科研机构和农民等社会力量,组建经济实体,发展草地产业,争取在一些地方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三农”建设的根本飞跃。
 
“这种草营养丰富,而且能产生和木浆一样的纤维,目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山东、广东等地多个企业和我们签订了上百万亩地的合作意向。”在采访现场,钟华生高兴地对吴洪浩说。
 
吴洪浩,军旅诗人,曾写过有关草地农业的20集电视剧,与任继周相识有十多年。
 
吴洪浩较早接受了“草地农业”的思想,并把它介绍给更多的人,其中包括钟华生。现在,吴洪浩仍是推动草地农业示范的积极参与者。任继周对吴洪浩的评价是“敏锐、热情”。
 
面对《中国科学报》记者的采访,吴洪浩表示:“这是科学家与农民企业家的联手,他们肩负着一个重任,就是把草地农业做好,解决‘三农’问题。”
 
同时,吴洪浩也深受任继周思想的浸润,“发展草地农业,是解决食物安全、环境健康的有效途径”,“需要作出示范,带动全国产业结构转型以及生产方式转变”。
 
2010年10月28日,首届院士专家草地农业论证会在珠海召开。作为这一会议的副产品,当年11月底,包括任继周等在内的一些致力于草地农业科学研究的院士专家和企业家,联名向中央领导写信,建议在山东、河南、广东、广西利用盐碱地开发建设4个百万亩草地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加快我国农业发展方式战略转变。
 
他们考虑的不仅是有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要兼顾好的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而通过草地农业以及循环利用,让种植、养殖、加工、物流、资本运营相结合,更有利于解决国计民生中的一些重大问题。
 
“现在有不少荒山、荒碱滩地、复耕地都可以种草,这是一笔巨大财富。”钟华生说。
 
如今,钟华生的草业基地已在逐步开花,广东已建成3个,浙江、山东、江西各有一个,新疆的基地正在建设中……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观念问题,草地产业没有国家地位。”钟华生曾向有关部门申报项目,但因为草地农业属于比较新的探索,未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
 
谈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钟华生不无遗憾地表示,目前作为民营小企业,发展完全依靠自力更生,来自国家的支持还很少,这不利于草地产业的发展。
 
数说
 
5—8倍
 
种草获取的生物量是种谷物的5—8倍,能够大大减少粮食的压力,降低饲养业的饲料成本
 
0.02吨
 
5度角的坡地上种谷物每公顷每年流失土壤3.5吨,人工林流失0.9吨,牧草仅流失0.02吨
 
200毫米
 
一些节水、耐旱的牧草品种年降雨量200毫米就可以高产,而谷物至少要800毫米
 
80%
 
发达国家食品工业原料的80%来自畜牧业,15%来自水果蔬菜,只有5%来自谷物
 
草地农业是一种集种草、加工、养殖等农牧业一体化的循环发展模式。本版图片由钟华生提供
 
《中国科学报》 (2012-02-20 A3 深度)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