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新文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2-12-7 13:53:58
选择字号:
中外合作办学鱼龙混杂亟待治理

中外合作大学的招生宣讲受到考生广泛关注。吴煌摄

上海纽约大学奠基典礼上,学生们与校长合影。钮一新摄(新华社发)

中外合作办学方兴未艾,成为近年来教育领域的一大热点。特别是国外大学纷纷与中国高校牵手、“联姻”、“生子”,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受到众多家长和学子的追捧。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和声誉如何?适应“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时代需求,中外合作办学会有怎样的作为?它能成为刺激中国高校改革的一条“鲶鱼”吗?
 
不出国门也能上外国名校
 
“本土留学”渐成时尚
 
10月15日,中美合作举办的国际化大学——上海纽约大学宣告成立。这不仅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之一,更是上海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的标志性项目。该校计划于明年秋季招收第一届本科生共300名,其中中国大陆学生151名,国际学生149名。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表示:“上海纽约大学将以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生源、一流的办学质量,展现在世人的面前。”对于这所全新的大学,人们充满了期待。但是,能否把美好的愿景变为现实,人们也不无疑虑。
 
说到中外合作办学,有一所大学不能不提。2005年5月,宁波诺丁汉大学由教育部批准建立,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办的第一所中外合作大学。由于此前高等教育领域的中外合作办学都是项目合作,因此,这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新型大学格外引人关注。
 
紧随其后的西交利物浦大学国际化程度更高。在这所由西安交通大学与英国利物浦大学合作创办的大学里,教师全球招聘,70%是外籍,学校还招收来自数十个国家的近百名留学生;学校与利物浦大学签署“2+2”和“4+X”合作协议,学生可以通过协议到国外学习。
 
自2011年底,中英教育部长签署《中英教育伙伴关系行动计划》之后,中英高校“结对”、“联姻”的消息频频传出:成都理工大学和英国国立知山大学开始筹备合办旅游管理专业的项目,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兰卡斯特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协议,谢菲尔德大学宣布在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新设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今年以来,我国沿海发达地区更是掀起中外合作办学的热潮:温州肯恩大学(筹)今秋迎来首批204名新生入学,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今年首次招生,昆山杜克大学开始筹建,香港中文大学宣布开办深圳校区。截至目前,全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超过了1600个。各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每年招生数量在8万左右。
 
中外合作办学已是大势所趋
 
鱼龙混杂亟待治理
 
中外合作办学为什么会这样热?教育界人士分析认为,经济全球化要求人才具备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成为中外大学面临的严峻挑战。2005年,韩国LG公司打算在中国扩张业务,却难以招到真正了解中国的国际化人才,不得不在公司内部成立大学培养“中国专家”。
 
在高水平大学建设过程中,中国的大学急于通过加强与国外大学的合作,提升自身水平。一个巴掌拍不响。中外合作办学之所以迅速升温,是因为海外大学也有合作的需求,他们并非为钱而来,而是希望借助国际合作,提升自身实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高校。正如美国教育专家所说,著名高校杜克大学之所以进军中国,是因为“杜克大学希望借助国际化进程,弥补在本土难以打败哈佛大学的遗憾。”
 
合作办学不只是两所大学的“简单相加”,而是相互促进、共同提升的过程。然而,有的高校却把合作办学的“经”念歪了,巨大的需求催生了“本土留学”的教育市场,也使部分教育机构产生了“大干快上”的冲动,在办学中一哄而起,以次充好,夸大宣传,甚至不管外方办学的质量和水平,为了利益盲目合作。今年初,美国狄克森州立大学被曝光,自2002年以来,该校陆续与中国19所高校签订校际交流协议——“全球通道项目”交流计划,以颁发双学位或去迪斯尼公司实习为招牌,通过校际交流形式吸引中国学生。学生赴美后根本无须完成学业,就能拿到该校颁发的文凭。对于这样的“文凭工厂”,与之合作的中国高校确有失察之责。
 
在目前的中外合作办学中,办学层次较低、项目重复设置现象比较严重,比如,办学成本相对低廉的商科等学科比较集中,学科分布不够合理;由于监管滞后,一些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在招生、收费、颁发证书等方面违反国家规定;有些项目的收费标准未经当地物价部门批准;有些学校“先上车后补票”,尚未取得办学资格就先开始办班。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中外合作办学的声誉。
 
“筑巢引凤”“借鸡下蛋”不能本末倒置
 
质量过硬才有底气
 
中外合作办学靠什么赢得社会的信赖与认可?怎样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能否在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为深入研讨新形势下中外合作办学中的现实问题,在教育部国际合作司支持下,由厦门大学—香港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海南省教育厅主办,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承办的“中外合作办学与高水平大学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近日在海南三亚举行。来自全国各高校,以及美国、加拿大、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代表为中外合作办学建言献策、把脉问诊。
 
与会者认为,中外合作办学的目标是“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瞿振元强调,中外合作办学必须牢牢坚持“一个根本”,这个“根本”就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决定着合作办学的成败。
 
中外合作办学往往被看成是“筑巢引凤”、“借鸡下蛋”。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指出:高层次的大学国际化并不是简单照搬他国经验,而是根据人类经验和实际情境,探索适宜本国的、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专家们认为,中外合作办学应当在相互学习、扬长避短中重生与再造,应当是一种全新大学的探索和示范。
 
树立中外合作办学独特的质量观,成为许多专家学者的共识。厦门大学—香港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主任林金辉教授认为,不能用传统的质量标准来衡量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质量是什么?是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意识,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能够充分发挥个人才能,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对学生能在原来基础上有明显提高。因此,不同办学层次、不同培养目标的中外合作办学,应当有不同的质量标准。
 
中原工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陈义珊认为,应当尽快建立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估系统。应创建合作办学独立的社会中介评估机构,将合作办学的办学审批权和办学水平的评估权分离;同时,应建立一套既体现国际化特点又适合我国国情的评估标准。
 
中外合作办学不仅要请进来,还要走出去。为此,专家们指出,在全球化时代,我国大学应有“走出去”意识,有条件的大学应当与国外大学结盟、在国外创建联合研究机构、开办专业学院、筹办国外分校,这样才能拓展中外合作办学的内涵和空间。 (原标题:国外大学与中国高校“联姻”:合作办学靠谱吗)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