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文婧 张枫逸 来源:北京日报 发布时间:2012-11-14 10:43:10
选择字号:
北京日报:取消长跑高校体育该反思啥

 
现今大学生的体质真的变差了吗?11月10日,华中科技大学秋季运动会开幕。与往年不同,今年的比赛项目中,女子3000米和男子5000米项目“不见了”。运动会负责人表示,这两个项目对学生体质要求较高,取消是为了避免参赛学生“受伤”。
 
大学体育当回归“快乐”
  
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作为体育的三大组成部分,相互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学校体育除了传递“健康第一”的观念、传承奥林匹克精神之外,更多的是一种校园文化的载体,承载的是教育功能。我国高校体育是必修课,美国高校没有必修的体育课;我国在世界大运会上的奖牌居首,美国高校获得的奖牌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难道这就证明了我国高校比美国高校更重视学校体育,我国大学生的体质比美国大学生的体质更强?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习惯把学校运动会当作竞技体育比赛来办,实质上办的不是运动会,而是体育比赛,不仅异化了运动会的功能,也异化了人们对学校体育的认识。竞技体育是以成绩为目的、以训练为手段的身体项目;学校体育则是以增强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的,以教育教学为手段的教育项目。结果,异化了的大学运动会,变成了以田径运动项目为主要内容,变成了少数几个体育特长生的舞台。长跑这种项目更是如此,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不能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蓬勃向上、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的发扬。
 
时代变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也变了。一方面,由于体育特长生的优势明显,其他学生大都认为自己反正得不到名次,参与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由于学生体质下降,愿意报名参加长跑的学生本来就很少,强迫参加容易身体“出恙”,参加了得不到名次,又容易心理“受伤”。而其他同学,业余生活很丰富,不少学生甚至觉得运动会与己无关,将开运动会当做了放假。在这种背景下,取消运动会的长跑项目,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
 
在素质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我国高校的运动会也在逐步与国际接轨,不少高校已不再举办统一的综合性运动会,而是由院系结合院系学生特点举办自己的特色运动会;另一方面,吸纳欧美高校体育的“轻松体育”或“快乐体育”观念,抛弃了一些传统竞技项目,而开展射箭、射击、保龄球、沙狐球、袋鼠跳接力、齐心协力、套藤圈、定点投篮、趣味跳绳和定点跑等形式多样的趣味性比赛项目,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每个学生都有获得好成绩的可能性,以人为本,一静不如一动,通过轻度运动,促进身体心理健康。
 
大学运动会应该回到大学体育的宗旨上来,朝着全员化、多样化、兴趣化、终身化的方向发展。保留长跑项目,学生的体质不会因此而自然提高,耐力和意志力的品质也不会自然形成;取消了长跑项目,也不会必然导致学生体质的下降,耐力和意志力的品质也可以有其他教育途径来培养。
 
学生体质下降症结何在
  
十八九岁的大学生,本是生机勃勃、青春健康,但相关数据却令人触目惊心。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表明,大学生身体素质25年来一直在下降,其中爆发力、力量、耐力等体质指标,都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今年北京大学学生军训期间,仅2周内近3500名学生中就有1298人生病,累积看病达到5649人次。在这种情况下,大学运动会取消长跑项目,完全是无奈之举,无可厚非。与其将其当做舆论靶子来质疑,倒不如深刻反思学生体质羸弱的症结。
 
首先,中小学应试教育造成“先天不足”。大学生的孱弱体质并不是“无根之木”,而是建立在中小学阶段身体素质的基础之上。应试教育语境下的升学率至上,导致社会和学校重智育、轻体育,中小学体育课被严重“边缘化”。虽然课表上每天的锻炼量有一个小时,很多学校实际上并没严格遵照执行,学生逐渐形成“久坐不动、以静代动”的生活方式,体育运动时间难以保证。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就一针见血地指出:“高分的代价是体能的下降,这反映了如今教育环境所造成的制度性‘缺钙’。”
 
其次,大学缺乏重视导致“雪上加霜”。眼下,高校基本上抱着“体育锻炼靠自觉”的态度,对大学生体育普遍缺乏重视。这一方面表现在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绝大多数高校通常只在一二年级开设体育课,学生们的体质往往在大二时期达到整个大学阶段的最高峰,到了大三大四又会出现下滑;同时,国内高校持续扩招,造成大学体育场地和器材的严重不足,一部分大学生即使有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想法,也很难实现。
 
将学生体质状况纳入中小学评价体系,促使学校开足体育课程,提升体育质量;提高高校重视程度,补齐体育设施不足、课程设置不合理的“短板”,督促学生积极锻炼。唯有体育运动贯穿青少年成长全过程,打好身体素质的底子,长跑才会成为大学运动会上一道靓丽风景。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固体核磁共振新进展! 新生开学,导师:8点要做,3点不要做
3颗火山玻璃珠证明月球1.2亿年前仍活着 实验室培养干细胞或成为癌症治疗突破点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