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当地时间8月23日,执行中国大洋23航次的“海洋六号”船已对中太平洋的3座海山成功实施了22个钻探站位,首次获得最长98厘米的钻探样品,科考队员兴奋地称这种富含结壳的岩心样品为“白加黑”,大家纷纷手捧样品合影。并在其中一座海山钻获了令人满意的富含结壳的岩芯样品。
早在22日下午,记者就看到,科考人员从1000多米水深下的某平顶海山钻获了一个长约40厘米的岩芯样品。样品分为三层,上层是深褐色板状结壳,厚约10厘米,中间为过渡层,有浅色角砾和斑状结壳,下层为浅色的礁灰岩。
据首席科学家助理邓希光博士介绍,“科考队在完成此海山的多波束全覆盖地形地貌测量和综合物探调查的基础上,设计了10个钻探取样站位,其中7口站位钻获富含结壳样品,结壳厚度普遍达到4厘米以上,样品中结壳厚度最长的达10厘米,令人较为满意。”23日凌晨,科考队员又成功获得了一段长达98厘米的深海岩芯样品。这是“海洋六号”目前所获得最长的一段富含结壳岩芯。
深海浅钻是中国大洋23航次的重点调查手段,首次在“海洋六号”船上使用。经过多次的摸索和改进,科考人员已总结了一套比较有效的调查施工办法,现已完成第二航段深海浅钻设计工作量的一半。
中国大洋23航次预计120天,目前,已进入中间时间段。23日上午,“海洋六号”船临时党委对航次工作进行了研究,以保障下一阶段任务顺利开展。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